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63525
2025年07月31日
奇书也,人生之妙谛尽在其中!闲时可读,忙时更该读。士大夫可取其雅致,市井小民亦得生活真趣。富贵时读之添韵味,贫贱时读之解忧愁。每翻一页,恍若与笠翁对坐清谈。种花养鱼、饮酒品茶,皆是学问;梳妆打扮、房舍布置,俱成文章。不似那些酸腐道理,倒像邻家老叟娓娓道来。最妙在于,读时不觉其深,掩卷方悟其远。一部闲书,教人活得通透!
闲情偶寄
知书房
闲情偶寄
李渔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桃花扇
知书房
桃花扇
孔尚任 著
《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传奇剧本,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六月完稿,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刊成初版。所写的是明代末年发生在南京的故事。全剧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展现了明末南京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揭露了弘光政权衰亡的原因,歌颂了对国家忠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层百姓,展现了明朝遗民的亡国之痛。
琵琶记
知书房
琵琶记
高则诚 著
全称《忠孝蔡伯喈琵琶记》,又题《蔡中郎忠孝传》。戏曲。元末明初高明撰。三卷,四十二出。明字则诚,自号菜根道人,瑞安(今属浙江)人。生卒年未详。元至正进士,历任处州录事、四明都事、福建行省都事等职。后避居鄞县栎社镇沈氏楼,以词曲自娱。此剧系据宋元旧篇改编而成。写蔡伯喈进京应试,得中状元,丞相府招其为婿。蔡力辞不从,被迫与牛丞相女成婚。其妻赵五娘在家侍奉翁姑,自食糟糠。后因饥荒,二老亡故,五娘求乞进京寻夫。因得牛小姐相助,始得团聚。最后蔡携二妻回乡祭扫父母坟墓,以全忠全孝作结。剧中赵五娘形象颇为动人。京剧《赵五娘》本此。早期南戏《赵贞女蔡二郎》中,蔡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击死”,高明反其意而求大团圆,变谴责为同情。此剧在明初影响甚大,人谓传奇之有《琵琶记》犹杂剧之有《西厢记》。有元刻巾箱本,明容与堂刻李卓吾评本,毛氏汲古阁《六十种曲》本等数十种版本。又有一八四一年法文译本, 日本亦有多种传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收入明刻本及陆贻典抄本二种。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一九六○年出版钱南扬校注本,末附《高明小传》。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知书房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马致远 著
杂剧。马致远作。简称《汉宫秋》。奸臣毛延寿怂恿汉元帝选天下美女以充后宫,王昭君之父不肯行贿,毛延寿画像时故意给王昭君像画上破绽,使其落入冷宫。一天夜里,元帝在居宫听到琵琶声而和王昭君相遇而相爱,王昭君得以揭穿毛延寿的奸谋,毛逃入番邦,献上画像,番王遂指名索取王昭君,元帝惧怕番兵之威,不得不忍痛割爱,王昭君大义凛然,愿以自己的青春解救国家危难,走到国界处投河而死,番王为之感动,献出毛延寿,与汉和好。夜深人静,元帝思念心切,梦见王昭君归来,忽然一声雁鸣,惊破残梦,只见萧萧落叶,灯暗长门。作者借历史题材,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现实,成功地塑造了王昭君这个具有高度爱国主义精神的坚贞妇女形象。作者不拘于史实,将元帝的爱情和王晤君的爱国交融在一起,结构紧凑,特别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突现人物性格,语言俊美。近人王国维说: “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出其口。”
精选书评
知书客259949
消遣之书,却又让人手足无措。翻着看也行,不翻也行。空闲时能读,忙乱时也能读。聪明人看了更聪明,糊涂人看了更糊涂。心如死灰时该读,意气风发时也该读。说它教你生活,不如说它让你更困惑。说它指点迷津,不如说它制造更多问题。读来读去,原来人生本就无解。
闲情偶寄
知书房
闲情偶寄
李渔
知书客907968
怪书,闲情之极致。迷哉、惑哉、奇哉!可当菜谱看,可作园艺读,可解为养生,可悟成处世。明窗净几时读不懂,檐下雨声里更参不透。雅士能得其趣,俗人却道其空。闲来无事翻两页,忙中偷闲又搁下。种花不如赏花,治园不如游园,游园之妙,尽在此书?半懂不懂间,忽觉李笠翁像个谜,时而絮叨如老妪,时而透彻似禅师,叫人爱恨两难!
闲情偶寄
知书房
闲情偶寄
李渔
知书客169494
"能于此中稍著精采,便是人生一大快事。"李渔《闲情偶寄》以闲适之笔写尽生活百态,将寻常起居饮食、园林营造、戏曲养生等琐事赋予艺术灵魂,在俗世烟火中提炼出超越时代的审美智慧。这部十七世纪的"生活美学指南"至今仍以其通透的人生态度启示我们:生活的艺术不在于追求奢华,而在于以文人雅趣滋养平凡日子,在柴米油盐间构筑诗意栖居。
闲情偶寄
知书房
闲情偶寄
李渔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