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77186
2025年09月03日
读完王通《中说》,这位隋末大儒给人印象复杂。他讲仁义道德,却在乱世中隐身不仕,所谓"坐而论道"透着一丝避世色彩。其学说虽承孔孟,却明显染上佛道气息,这倒与时代风气相合为。最有趣的是他门墙高筑的姿态——早年拒杨素,晚年却收房玄龄,两次选择都精准预言了未来政局走向。这种带着算计的隐逸,使人不得不感叹:儒者之道,有时亦是趋吉避凶之术。他笔下那些冠冕堂皇的圣人之言,细读之下总藏着几分世故圆滑。
中说
知书房
中说
王通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弟子规
知书房
弟子规
李毓秀 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约作于康熙年间 ;后经贾存仁(一说贾有仁)修订改编,命名为《弟子规》。该文共为五个部分,其首章“总叙”将孔子的话,用三字句改编而成,正文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共四个部分,进行了具体、通俗的闸释 ;主要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处世、求学时应有的礼仪规范。清朝时,《弟子规》被朝廷高度重视,将其定为幼学必读教材,并将其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的读物
幼学琼林
知书房
幼学琼林
程登吉 著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该书最初叫《幼学须知》,亦叫《成语考》、《故事寻源》,一般认为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丘濬。至清嘉庆年间,由邹圣脉(字梧冈)作了增补注释,并更名为《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简称《幼学》。后来民国时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进行了增补。《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文字简炼,对仗工整,易诵易学、易懂易记。全书内容包罗广泛,诸如天文地理、人情世故、婚姻家庭、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制作技艺、鸟兽花木、神话传说等等,无所不包,几乎囊括了过去人们日常生活中较常用的知识与词汇,象一部微型百科辞书
近思录
知书房
近思录
朱熹 著
理学著作。宋朱熹、吕祖谦编。十四卷。是书辑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主要言论而成,取《论语》中子张记子夏“切问而近思”之义为书名。二程、周、张之书,精深博大,初学者不知所择,入门无从。作者从《二程遗书》、《经学理窟》、《正蒙》、《西铭》、《易通》、《太极图说》中,摘录关于大体而切于日用的言论,依类编排,分为十四门:道体、为学、致知、存养、克治、家道、出处、治体、治法、政事、教学、警戒、辨异端、观圣贤,共622条。《道体》论述“性之本原,道之体统,盖学问之纲领也”。《为学》论证“为学之要,盖尊德性矣。必道问学,明乎道体,知所指归”。《出处》论述“出处之道,盖身既修,家既齐,则可以仕矣。”该书令学者致力于日用之实,而不好高骛远,实为阐述儒家性理概论诸书之祖,入圣之基。有《四库全书》本,《朱子遗书》本,《西京清麓丛书正编》本,《端溪丛书三集》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507537
从八月读到十月,中间断断续续的。王通这本书号称是续六经之作,其实大半是门人假托。内容多是些空谈仁义的套话,编排得也杂乱。有些地方明显是为了抬高自己,硬要和孔子扯上关系。最可笑的是那些对话,一看就是后人编造的。说它是儒家经典实在抬举了,最多算个二流子书。现在的人还把它当宝贝,真是奇怪。丙申冬日随手记于北京。
中说
知书房
中说
王通
知书客626217
《中说》服先人之义,稽仲尼之心。天下之事,帝王之道,昭昭乎! 惜乎文中子《续书》《续诗》《礼经》《乐论》《赞易》亡轶而独存《元经》。 而《中说》又是王氏后人所辑,失之后人附会,强仿《论语》,然文中子贤儒风度,粹处格言,亦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中说
知书房
中说
王通
知书客968574
妙书,《中说》之精要!快哉、妙哉、绝哉!可晨读,可夜读,可正襟危坐读,可倚塌闲翻读。得意时宜品,失意时更宜品。智者能得其三昧,凡夫亦能获其真趣。困顿迷茫时必读,春风得意时尤需读。问师不如问道,问道不如问心。问心之钥!一卷在手,如对明镜,照见千古圣贤心。读罢神清气爽,方知人生至理,原在这字里行间。
中说
知书房
中说
王通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