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28746
2025年06月22日
大多数人读《李卫公问对》,重点关注李靖的军事智慧。但我更在意唐太宗的态度。作为皇帝,他放下身份向臣子请教兵法,承认自己不足,坚持在实践中验证理论。领导者往往自以为是,何况是九五之尊。书中有一次太宗发现错误后立刻改正记录,这在古代帝王身上很少见。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值得深思。权力容易让人迷失,书中展现的治国态度更为难得。
李卫公问对
知书房
李卫公问对
李靖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美芹十论
知书房
美芹十论
辛弃疾 著
兵书。又称《御戎十论》。宋代辛弃疾撰。乾道元年(1165年),辛弃疾上奏分析宋、金形势,提出抗金主张的美芹十论1卷。其中审势、察情、观衅3论,言客观上金之可胜。其余自治、守淮、屯田、致勇、防徵、久任、详战7论,则言主观上宋之能胜。
三十六计
知书房
三十六计
佚名 著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已知最早的版本是1941年成都瑞琴楼发行、兴华印刷厂印制的,使用土纸,旁标小字“秘本兵法”,不署作者和年代,注明是根据在“邠州”(这是古称,当时应为陕西省邠县;今为县级彬州市,由陕西省咸阳市代管)发现的手抄本翻印。
翠微先生北征录
知书房
翠微先生北征录
华岳 著
又名《华岳翠微先生北征录》、《翠微北征录》。宋代论述抗金备战问题的兵书。南宋华岳撰。12卷。今存有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刊本。该书主要由《平戎十策》和《治安药石》两部分组成。作者面对宋金对峙、征战不休的局面,既不同意主战派逞忿出兵,也不同意主和派偏安江南。他主张在内政不修,国力不足时,切忌与强大的敌国硬拼。因而建议以“和议”为缓兵之计,积蓄实力,拣选贤才,重赏功臣,抚慰民心,并针对女真铁骑横冲直撞的特点,具体提出了以车御骑,以弩陷骑等制骑战术。由于作者身遭厄运,书中有价值的思想观点并没有被宋朝廷所采纳,其书也被淹没三四百年。但至清代被重新搜寻到以后,仍受到兵学界的普遍重视。
精选书评
知书客178039
李卫公用兵之法,尽显其中。攻守之要义,战阵之变化,一一呈现。纵观卫公一生,行军布阵可谓精妙。进退之道,虚实之变,莫不精通,遂有百战百胜之绩。风起于微末,浪成于细流。所以卫公说用兵贵在先知,所有的胜利都是小的谋划积累而成,所有的败局都是小的疏忽所致。一问一答,皆为制胜良策,名将智者,造就经典战例。
李卫公问对
知书房
李卫公问对
李靖
知书客485535
兵法之巅,胜败之根。败时可读,胜时可读。将军能懂,小卒也能懂。白天可读,夜晚也可读。从头看到尾行,挑着看也行。重读有新意,初读有启发。打仗前要读,不打仗也要读。读书不如用书,用书不如体悟。带兵打仗的宝典,做人做事的明灯。读它十年不如悟它一句。悟透一句就能受用一生。
李卫公问对
知书房
李卫公问对
李靖
知书客917355
自仲夏至秋深潜心研读《李卫公问对》,凡两月有余。其中《攻守篇》《奇正篇》尤为精妙,每每展卷,必三复其义而后止。卫公用兵如神,其论虚实相生,奇正相合,真乃千古兵家之圭臬也。至于言辞之简练,思理之缜密,尤为后世所不及。掩卷深思,犹见卫公临阵挥斥方遒之态,令人神往。壬寅秋日筱堂记于姑苏。
李卫公问对
知书房
李卫公问对
李靖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