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78394
2025年09月03日
《东观奏记》,治史者之典要。正史可佐证,野史可参照,其用无穷。逆流而上览其文,顺流而下究其义。工笔处当细读,白描处亦当细品。初学可明唐史,深研可得三昧。实为补《旧唐书》之阙如,正《新唐书》之谬误。裴氏秉笔直书,存一代之真。读史不求甚解,但求原原本本;著史不务虚名,但求公公正正。史家之镜,鉴往知来。
东观奏记
知书房
东观奏记
裴廷裕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靖康传信录
知书房
靖康传信录
李纲 著
宋李纲撰。三卷。作者以为宋一再败于金,是由于崇宁、大观以来军政不修、外交软弱之故。欲呼吁朝臣同心协力,同保宗社。因集被受御笔内批及表札章奏等,命笔吏编之。自宣和七年(1125)冬,至靖康二年(1127)春,金军两次南下,纲力主战守,反致罢斥。乃取所藏自钦宗即位以来御笔内批及表札章奏等,编而次之,并叙其本末大概,以成此书。前有自序。本载所著《梁溪集》中,李调元摘出刊入《函海》。
战国策
知书房
战国策
刘向 著
《战国策》,又称《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原作者不明,一般认为非一人之作。资料年代大部分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料的记载。原书名不详,书中文章作者也不知是谁,成书推断也并非一时。刘向编撰后,删去其中明显荒诞不经的内容,按照国别,重新编排体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卷,分十二国的“策”论。内容以战国时期,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同时反映了战国时期的一些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松漠纪闻
知书房
松漠纪闻
洪皓 著
宋洪皓撰。三卷。成书于绍兴二十六年(1156)。皓字光弼,江西鄱阳人,政和(1111—1118)间进士。南宋建炎三年(1129),以征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出使金国,被拘留燕京15年,其间随笔录有关于金国之事,以惧被金人发觉而焚其稿。后归宋,复追忆金国历史、政治以至杂事而成此书,颇详实可信。绍兴二十六年长子洪适为之校刊,以正续2卷问世。乾道九年(1173),次子洪遵又为补遗1卷。四子洪迈撰《容斋三笔》,记有金国俘虏之苦,谓是《松漠纪闻》遗文。《纪闻》还记有关于回鹘之事。对研究金史、契丹史、回鹘史均有参考价值。作者别有《金国文具录》,为《纪闻》的姊妹篇,已佚,仅见《三朝北盟会编》引录。有洪氏三瑞堂刊本,其中附有《松漠纪闻考异》。通行有《国学文库》第四编所收版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845017
《东观奏记》记载晚唐君臣事迹,读来令人振奋。唐宣宗勤政爱民,每天批阅奏章到深夜,从不懈怠。他重用贤能,贬斥奸佞,让日渐衰落的唐朝重现生机。书中特别提到他节俭朴素,一件衣服穿多年,却把省下的钱用来救济灾民。这种克己奉公的精神,在今天依然值得学习。乱世中的明君,用行动证明只要心系百姓,再困难的局面也能扭转。
东观奏记
知书房
东观奏记
裴廷裕
知书客261443
裴廷裕的《东观奏记》记录了许多真实的历史事件。他写得很详细,也很公正。他表扬那些有才能、有品德的人,批评那些无德无能的人。他希望通过这些故事激励读者。很多人在读这本书时受到鼓舞,觉得做人要有志向。他的文笔也很流畅,叙述很清晰。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值得认真阅读的好书。
东观奏记
知书房
东观奏记
裴廷裕
知书客911320
《五代新说》表面写的是乱世枭雄,实际不过是粉饰野心家的一本流水账。书里把朱温这种弑君篡位的货色写成英雄,简直可笑。后唐明宗稍微好点,但也被夸大了功绩。作者热衷给这些军阀找借口,说什么时势造英雄,其实就是为暴力洗白。五代十国本就黑暗,这本书却把它浪漫化了。读者想看真实历史,结果只看到一堆美化的野心和杀戮,毫无价值。
五代新说
知书房
五代新说
徐炫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