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46941
2025年06月20日
神书,万世之圭臬!古往今来,无人能出其右。早上能读,晚上也能读。得意时读,失意时更要读。王侯将相可读,贩夫走卒亦可读。少年读了明智,老者读了明心。不必求人指点,不必拘泥形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开卷即有益,掩卷更生辉。得此书者得天下,失此书者失根本。大道至简,尽在其中!
史佚书
知书房
史佚书
史佚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燕丹子
知书房
燕丹子
佚名 著
《燕丹子》作为一部现存的汉代最优秀的历史小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本书是以战国末期,强秦将吞并燕国为历史背景,叙写了燕太子丹为雪秦耻、拯救国祚,延请刺客荆轲去秦国行刺秦王,终致失败的悲剧故事。《燕丹子》流传至今,原貌已不可见,今本是清人纪晓岚从明代《永乐大典》中全文抄出后,授学者孙星衍校订、整理出来的。《燕丹子》的成书历来众说纷纭,在这争论背后其实是对于小说起源问题的思考。其实,《燕丹子》是杂史,它的成书可以定为秦汉间。
为狱等状四种
知书房
为狱等状四种
佚名 著
2007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于香港购回相当数量的竹简,次年又接受了少量捐赠竹简。经由专家考证,这两批竹简属于同一批出土简牍,因而将之合并称为岳麓书院藏秦简。岳麓书院藏秦简的内容以法律文书为主,包括《为狱等状四种》及“律令杂抄”。2013年刊布的《为狱等状四种》是岳麓书院藏秦简的重要组成部分,共收录发生于秦始皇十八年(公元前229年)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间的15则疑难案例的文书资料,其性质或与张家山汉简《奏谳书》类似。《为狱等状四种》涉及了财产犯罪、亡罪、奸罪及一些特殊犯罪,财产犯罪中又以“盗”罪*受重视。案例涉及“盗杀人”“盗埱冢”等与盗相关的重要罪名;“智(知)人盗与分”“受人货财以枉律令”等特殊财产犯罪也在资料中有所体现。通过研究可知,秦代有关财产的犯罪*终量刑均指向“盗”的量刑方式。或许这时的“盗”概念的外延较后世更为宽泛,属于一类与非法获取公私财产有关的犯罪集合。亡罪在秦汉律令中的规定已颇成体系,对其定性比较明确,审判中遇到的困难往往在于量刑而非定罪。至于奸罪案件的定罪困难,一般出现在“捕校上”的程序要件是否满足。
国语
知书房
国语
左丘明 著
《国语》又名《春秋外传》《左氏外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的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宋代以来,包括康有为在内的多位学者怀疑《国语》为西汉刘歆的伪作。该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年)西征犬戎(约公元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公元前453年)。《国语》中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精选书评
知书客373643
《史佚书》看似记载了古代佚闻,实际上是一部政治教科书。书中讲述的史佚这个人,既聪明又固执。他善于观察局势,却在关键时刻选择沉默。这种态度让人觉得他深不可测。书中说他有大智慧,但看他处理事情的方式,更像是明哲保身。他留下的预言都很准,但从不说明原因。读完后会想,他到底是真隐士还是伪君子。
史佚书
知书房
史佚书
史佚
知书客167113
在书店翻到《史佚书》,读了很久。很多人说它讲了古代的历史和道理。我的感受不同。书里记录了周王的言行,他没有因为别人指出错误就生气,反而愿意改正。这让我有点迷茫。现在的人遇到批评,常常不愿意听。可是读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历史好像永远在重复,但人却学不会。
史佚书
知书房
史佚书
史佚
知书客416452
这本《史佚书》读来实在令人费解。说是史书却又夹杂着太多玄妙之言,欲辨其真伪却如雾里看花。时而清晰如鉴,时而晦涩难明。百读不得其解处,偏又在某个深夜顿悟三分。想弃之不读,却又被其中只言片语勾住神魂。正所谓读史使人明智,读此书却使人更添困惑。罢罢罢,这般奇书,不知是古人智慧太高,还是今人悟性太低?
史佚书
知书房
史佚书
史佚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