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06262
2025年09月04日
很多读者觉得《汉书》读起来很难懂。这本书写的是汉朝的事情,但用的是汉朝的语言。汉朝离现在太远了,所以很多词语和现在的意思不一样。班固写这本书的时候,用的是当时的官话,但里面混了不少长安一带的方言。我们现在看这些文字,就像在看外文一样。 读《汉书》要先知道一些基本的东西。比如要了解汉朝的官名是什么意思,当时的地名是现在的哪里。还要知道汉朝人说话的习惯。这些在《说文解字》里都有解释。王力先生说过,读古书要像学外语一样,先掌握基本的词汇和语法。 《汉书》里最难懂的是那些奏章和诏书。这些东西在当时就是公文,用的是公文用语。现在看这些文字会觉得特别别扭。比如"制曰可"这三个字,其实就是"皇帝批准"的意思。但乍一看根本不明白。 还有一个问题是《汉书》里引用了很多当时的俗语。这些俗语在汉朝人人都懂,但现在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就像《食货志》里说的"力田不如逢年",其实是说种地要看天吃饭。如果不查资料,根本猜不出意思。 最麻烦的是班固喜欢用典故。他经常用前朝的事情来比喻当朝的事情。如果不知道这些典故,就读不懂他在说什么。比如写霍光的时候,用伊尹来比喻,不知道伊尹是谁就看不懂。
汉书
知书房
汉书
班固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辽史
知书房
辽史
脱脱 著
《辽史》为元脱脱等人所撰之纪传体史书,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元至正三年(1343年)四月开始修撰,翌年三月成书。脱脱为都总裁,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揭傒斯、吕思诚为总裁官,廉惠山海牙等为修史官。元修《辽史》共116卷,包括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以及国语解1卷。记载上自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下至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的辽朝历史(907年-1125年),兼及耶律大石所建立之西辽历史。
元史
知书房
元史
宋濂 著
《元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年)、王祎(1321~1373年)主编。全书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记述了从蒙古族兴起到元朝建立和灭亡的历史。
周书
知书房
周书
令狐德棻 著
《周书》,中国历代正史《二十四史》之一,唐朝令狐德棻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岑文本和崔仁师等人。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共50卷,本纪8卷、列传42卷。本书记载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557—581)的纪传体史书。另外,清代有同名人物周书。《周书》虽以“周”题名,但实际上记述了从公元534年东、 西魏分裂到杨坚代周为止四十八年的西魏、北周的历史。《周书》由于根据的资料贫乏,再加上它所记载的人物多是本朝显官的祖先,因而显得单薄而不尽合事实。但它基本上反映了宇文政权的建立,建立后三个封建政权之间的战争,以及宇文政权上层集团内部斗争的情况,是今天研究和了解西魏、北周历史最基本、最原始的一部史书。
精选书评
知书客371966
巨著,历史之标杆。好得很,明白,扎实。从前看也行,从后看也行。一天看一段可以,一口气看完也行。闲着没事能看,忙里偷闲也能看。聪明人看了有用,普通人也看了有用。失意的时候要看,得意的时候也要看。听别人讲历史不如自己读历史,读历史不如懂历史。懂历史很重要!
汉书
知书房
汉书
班固
知书客382984
八月开始看《汉书》,断断续续读到十二月才看完。班固写的帝王本纪实在太长了,很多重复的内容看得人头昏。表格部分完全看不懂,地理志更是翻几页就跳过去。有人说他写得好,但我觉得不如《史记》生动。有时候一个简单的事情要绕好几圈说,怀疑他是不是故意把文章写复杂。看完只觉得累,没留下什么深刻印象。庚子冬夜随手记。
汉书
知书房
汉书
班固
知书客621677
深夜重读《汉书》,别人盛赞司马迁的文采,我却更在意班固的克制。他写帝王将相,不吹捧也不贬低,只是如实记录。一个史官能有这样的态度,实在难得。在权力面前保持中立,需要多大的定力。班固能用简练的文字把事情说清楚,这种本领在今天看来格外珍贵。读历史就是在读人性,这一点千年未变。
汉书
知书房
汉书
班固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