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83595
2025年09月03日
哎,这书真能写。
抱朴子
知书房
抱朴子
葛洪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真诰
知书房
真诰
陶弘景 著
道教经典。相传乃神仙口授,真人诰谕,故名。在西晋升平三年至太和二年(359—367)间,由杨义记录,传许谧、许翙、许黄民等。后由梁陶弘景编撰。全书七篇二十卷。其《运题象》、《甄命授》、《稽神枢》各四卷,《协昌期》、《阐幽微》、《握真辅》、《翼真检》各二卷。自《运题象》至《阐幽微》传为“真人”所诰,其余四卷为陶弘景撰。该书以《道德经》为本,称“道者混然,是生元气。元气成,然后有太极。太极则天地之父母,道之奥也”。其中《真诰叙录》述《上清经》源出,谓其中的《大洞真经》读之万遍即可成仙。《甄命授》、《协昌期》、《阐幽微》等篇述人死后进入六天宫受事等,并说鬼法人、人法仙,循环往来,徘徊生死。将佛教地狱托生之说引入了道教。书中还旁及行气、服食、房中等修炼方术,兼记药物、道教名山。全书内容庞杂,文体杂陈,或诗歌,或问答,或谕戒,皆言仙真授受真诀之事。然保存了不少道教史料,在中国科技史上亦颇有影响。收入《正统道藏》第637—640册。
老子指略
知书房
老子指略
王弼 著
三国魏王弼著。关于本书的版本流传及考证情况,王维诚说:“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载《老子》王弼注二卷。叙录谓弼又作《老子指略》一卷。今王弼《老子注》现存,其《老子指略》则亡。查《旧唐书·经籍志》载《老子指例略》二卷,不著撰人。然《唐书·艺文志》则载王弼《老子指例略》二卷。可知旧志《老子指例略》二卷当即王弼所撰。此后则《宋史·艺文志》载《道德略归》一卷。宋濂《子略》载王弼《老子指例略》二卷。郑樵《通志艺文略》载王弼《老子指例略》二卷。又晁氏《郡斋读书志》载《老子略论》一卷,注云,魏王弼撰,凡十有八章。详察上列《旧唐书·经籍志》以下六家著录王弼之书,书名不全同,卷数亦或异,然无一家同时著录二书名者。窃疑各家所载,皆即《释文》叙录所称《老子指略》一书”(《魏王弼撰〈老子指略〉佚文之发见》,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第7卷第3期)。王弼对《老子》的看法是:“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而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观其所由,寻其所归,言不远宗,事不失主。文虽五千,贯之者一;义虽广瞻,众则同类”(《老子指略》)。从这一见解出发,他把老子的“有生于无”的思想发展成为“以无为本”的本体论。他说:“夫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必生乎无形,由乎无名。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不温不凉,不宫不商;听之不可得而闻,视之不可得而彰;体之不可得而知,味之不可得而尝。故其为物也则混成,为象也则无形,为音也则希声,为味也则无呈,故能为品物之宗主,苞通天地,靡使不经也”
道德经古本篇
知书房
道德经古本篇
老子 著
经名:道德经古本篇。唐傅奕校定。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
精选书评
知书客467269
《抱朴子》里葛洪把炼丹修仙说得头头是道,好像真能让人长生不老。他用了一大堆草药石头名字,看着挺唬人,实际上根本经不起推敲。这本书教人怎么烧炼金丹,怎么画符念咒,全是虚的,没有一点用。葛洪还故意把话说得很玄,让人看不懂,显得自己有学问。他鼓吹的这些修仙方法不是没有人试过,结果都没用。这种东西就是骗人的,浪费时间和精力。
抱朴子
知书房
抱朴子
葛洪
知书客788959
在道家典籍里翻腾,《抱朴子》是块硬骨头。我在西西弗读了三天,别人都盯着炼丹长生,我却格外看重葛洪对"知行合一"的执着。乱世中能守住本心做学问已经难得,更难得的是他把理论都落到实处。那些药方和器械图样,每一笔都是真功夫。现在的人总说古人迷信,却看不见这种脚踏实地的智慧,实在可惜。
抱朴子
知书房
抱朴子
葛洪
知书客822648
读《真诰》用了两个多月。开始觉得艰涩,后来慢慢看进去。书中讲了很多神仙的事,还有修道的方法。陶弘景写得很认真,但有些地方让人看不懂。我觉得这本书不是普通人能完全理解的,需要很多知识才能读透。最让我注意的是那些讲修行的细节,看起来简单,其实很深奥。读完后,我一直在想书中说的道理。
真诰
知书房
真诰
陶弘景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