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83892
2025年07月31日
陈舜俞《庐山记》五卷,笔力雄健,摹写景物如在目前,记述古迹备极详实,令读者恍若置身匡庐云雾间。其考证精审,兼采旧闻,于山川形胜之外,尤留心寺观兴废与高僧行事,使人文与自然相映成趣。文笔清丽而不失厚重,考证谨严而不觉枯涩,诚为地志中之佼佼者。每览其记东林、天池诸胜,辄令人神往不已,恨不能即刻杖藜而上也。
庐山记
知书房
庐山记
陈舜俞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大唐西域记
知书房
大唐西域记
玄奘 辩机 著
《大唐西域记》,地理史籍,又称《西域记》,12卷。玄奘述,辩机撰文。本书系玄奘奉唐太宗敕命而著,贞观二十年(646)成书。书中综叙了贞观元年(一说贞观三年)至贞观十九年玄奘西行之见闻。记述了玄奘所亲历110个及得之传闻的28个城邦、地区、国家之概况,有疆域、气候、山川、风土、人情、语言、宗教、佛寺以及大量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等。为研究中古时期中亚、南亚诸国的历史、地理、宗教、文化和中西交通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佛教史学、佛教遗迹的重要文献。
洛阳伽蓝记
知书房
洛阳伽蓝记
杨衒之 著
城镇志。魏杨衒之撰。五卷。衍之,史书无传。其事迹略见于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卷六《王臣滞惑》篇。道宣称衒之为北平(今河北满城)人。官抚军府司马,元魏末为秘书监。因见北魏皇族、官吏穷奢极欲,借修佛寺,大肆侵渔人民,乃撰此书予以揭露。约成于武定五年(547),三万余字。分洛阳为城内、城东、城南、城西、城北五区,共记永宁、建中、长秋、瑶光、景乐、胡统、景林、龙华、宗圣、庄严、宝光、白马等四十三寺,和宋云惠生使西域,以及京师建制与郭外诸寺状况。该书虽以记北魏洛阳佛寺为主,而实际侧重于当时政治、人物、风俗、地理以及传闻故事等。故对研究北魏洛阳都城的建制、佛寺的修筑和历史古迹等均有重要价值。卷五所载宋云、惠生使西域一节,与晋《法显传》和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同为研究古代中亚地理、历史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宝贵史料。作者熟悉当时掌故,长于著述,叙事简括,文笔隽秀,可与郦道元《水经注》相媲美。该书既是地理书,又是一部史书,也是一部极好的文学著作。其刻本较多,明有《如隐堂》本,毛氏汲古阁刻《津逮秘书》本,清王谟辑校《汉魏丛书》本,1955年中华书局出版周祖谟校译本。
鄱阳记
知书房
鄱阳记
刘澄之 著
刘澄之纂刘宋朝修本,佚《说郛》(百二十卷本)卷六十二望夫冈、莲镬、沙堆、清湾、白云亭,录晋刘澄之《鄱阳记》五条。《中国古方志考》,《鄱阳记》宋,《说郛》本。宋刘澄之纂。按,是《记》《说郛》本题晋刘澄之,其清湾条有隋开皇中太守梁文谦,白云亭条有隋州刺史题诗,当是后人续补。
精选书评
知书客829081
陈舜俞的《庐山记》前半部分记录山水胜迹,后半部分辑录诗文碑刻。我随手翻阅那些描写瀑布奇峰的文字,仿佛能听见溪水奔流的声音。书中收录的古人题咏,让庐山的云雾有了更深的韵味。作者踏遍山间小径,记下每一处细节,这种认真态度令人敬佩。普通人读这本书,不仅能了解庐山风貌,还能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庐山记
知书房
庐山记
陈舜俞
知书客277384
这本《庐山记》在书店翻了两遍。很多人喜欢看那些山水描写。但我更在意的是作者在游记里记录的那些生活小事。比如遇到雨天,他在山路上和挑夫一起避雨,闲聊几句。这些细节让人感觉到一种真实。旅行不只是看风景,更多的是和人打交道。这本书让我想起自己的一些旅行经历。读完觉得特别亲切。
庐山记
知书房
庐山记
陈舜俞
知书客926797
怎么还有人吹这本书?明明就是古人东拼西凑的地图指南,却硬要说是什么"典籍"。地名记不清,年代理不顺,错漏一大堆。真是制图不会,著史不通,治国不懂。闲人翻翻便罢,学者研究都嫌浪费时间。还不如去看《汉书》。不知道哪儿来的信心标榜自己"不可不读",简直误人子弟。真要找汉代史料,请去正史里找。这本书就是个笑话。
三辅黄图
知书房
三辅黄图
佚名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