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32567
2025年09月03日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历代兵制
知书房
历代兵制
陈傅良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乾坤大略
知书房
乾坤大略
王余佑 著
《乾坤大略》是一部专讲战略的军事著作。《乾坤大略》的指导思想是专论大端,即专论“王霸大略”。览天下之大势,求帝王之得失成败,阐述逐鹿问鼎、扭转乾坤的大方略。对于此一性质,作者王余佑明确指出:“此非谈兵也,谈略也。”“至于选将、练兵、安营、布阵、器械、旗鼓、间谍、向导、地利、赏罚、号令种种诸法,各有专书,不在此列。”
练兵实纪
知书房
练兵实纪
戚继光 著
中国古代以军事训练为主的著名兵书。明代戚继光著,成书于隆庆五年(1571年)。 共9卷,附杂集6卷。现存有明刻本,清代以来有众多的抄本和刻印本,多种丛书亦收录。全书可分为练卒和练将两大部分。正集一至四卷为练伍法、胆气、耳目和手足,侧重单兵训练;五至八卷的场操、行营、野营、战约和杂集中的《军器解》、《车步骑营阵解》则为营阵训练。通过训练达到“联异为同,聚少成多,合寡为众”, “万人一心,万身一力”,以取得“防身杀贼立功”的实效。该书反映了在当时的作战 对象和火器大量使用的情况下编制装备的改进,即车、步、骑、辎各营配备较多火器。同时,反映了练兵方法的革新,即训练步兵、骑兵、车兵和铳手、炮手等配合作战,以发挥各种武器的威力。这具有时代的特点。作者认为:“练兵之要,在先练将。”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将官的品德修养,战术和技术修养,以及养兵、练兵、用兵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方法。作者还主张兴办“武庠”,训练将官,并放到实战中锻炼,以培养深谙韬钤的良将。《练兵实纪》总结了明代的练兵经验,且文字通俗,便于官兵“口念心记”,掌握运用,对当时边备修整,保持安宁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也为后世兵家所重视。
盖庐
知书房
盖庐
伍子胥 著
湖北江陵张家山西汉早期墓葬所出竹简中,有一篇题为《盖庐》的古代佚文,原文用隶书抄写,现经整理,可恢复原貌。全文采用问答形式,由“盖庐”提问,“申青”回答,内容属兵阴阳家的学说。“盖庐”即吴王阖间,“申青”即伍子青,楚人,其父兄为楚王所害,投奔吴国,封于申,故称“申青”。《史记·吴太伯世家》云:“王阖庐元年,举伍子青为行人而与谋国事。”吴王阖间正是在伍子青的辅助下,励精图治,称雄一时。《史记·伍子青列传》云: 当是时,吴以伍子骨、孙武之谋,西破强 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伍子青是与孙武齐名的军事家,简本“盖庐”通过吴王阖间与伍子青君臣二人的对话,记述兵阴阳家的学说
精选书评
知书客261415
在图书馆读《历代兵制》,翻过很多次。一般人会注意它讲的军事制度变化,我却觉得更有意思的是书里那些朝代如何应对军事失败。统治者总想打赢仗,但能在失败后反省并改革的很少。比如宋朝,禁军腐败了还在硬撑,结果越打越输。看这本书让我明白,制度再好也得有人敢改,否则就是摆设。这种真实的教训比胜利的故事更值得琢磨。
历代兵制
知书房
历代兵制
陈傅良
知书客349068
奇书!兵家之明镜,千古之圭臬。雄哉!壮哉!妙哉!可作兵典读,可作史册观;可细嚼慢咽,可囫囵吞枣。治世当读,乱世更当读。将帅可习其谋略,书生可悟其韬略。纸上谈兵时需阅,沙场点兵时也需阅。习武不如懂武,懂武不如通武。通武之道,尽在此书!
历代兵制
知书房
历代兵制
陈傅良
知书客664786
自八月起至十一月终读完全书,共计四阅月。重点研读战国至唐代兵制部分,宋明章节仅作浏览。陈氏考订历代军事制度沿革,条分缕析,征引详实,于兵员征发、编制演变、给养方式等皆有精要论述。其治学严谨,史料排比得当,足资军事制度研究者参考。书中对府兵制、卫所制的辨析尤为透彻。惟元代兵制考述稍显简略,是为小憾。壬寅冬月志于沪上。
历代兵制
知书房
历代兵制
陈傅良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