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57827
2025年06月20日
暮春时节得《临池诀》一卷,灯下展玩旬日乃竟。其论执笔三病,剖析毫芒;述运腕九势,颇得神髓。虽然,所言"水墨相发"之理,未免蹈袭前人,少新意耳。惟"意在笔先"一章,阐发精微,足为后学圭臬。张氏论书,能兼采众长而不失己见,诚为难得。然较之孙过庭《书谱》,终觉气局稍狭。壬寅谷雨后三日,筱堂漫记于砚北小筑。
临池诀
知书房
临池诀
卢携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采古来能书人名
知书房
采古来能书人名
羊欣 著
书家名录。南朝宋羊欣撰。一卷。名录列有自秦至晋的能书者李斯、赵高、程邈、曹喜、蔡邕、陈遵、王次仲、师宜官、梁鹄、邯郸淳、毛弘、左子邑、杜度、崔瑗、崔寔、张芝、张昶、姜诩、梁宣、田彦和、韦诞、韦少季、罗晖、赵袭、张超、刘德升、钟繇、胡昭、钟会、卫觊、卫瓘、卫恒等人。
棋经十三篇
知书房
棋经十三篇
佚名 著
《棋经十三篇》是宋朝时出现的一部在我国围棋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著作。《棋经十三篇》的价值,首先在于它的系统性。我国古典围棋理论,从尹文子和太叔文子算起,中经班固《弈旨》、马融《围棋赋》等,到了敦煌写本《棋经》和王积薪的《十诀〉,才逐渐开始系统化。但真正建立起一个体系的,还要算《棋经十三篇》。这标志著我国古典围棋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草书状
知书房
草书状
萧衍 著
一篇。书论。南朝梁萧衍撰。此篇同《与陶弘景论书》、《观钟繇书法十二意》等,俱为愿人从中取法之论。是篇对草书技巧提出一些精到的看法。篇中首先论述草书的产生,说: “昔秦之时,诸侯争长,简檄相传,望烽走驿,以篆、隶之难不能救速,遂作赴急之书,盖今草书是也。”对草书作了如下说明:“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渌水之徘徊。缓则鸦行,急则鹊厉,抽如雉啄,点如兔掷。乍驻乍引,任意所为。或粗或细,随态运奇,云集水散,风回电驰。”
精选书评
知书客999536
临池诀这本书很多人都在说卢携的技法高超,我觉得更难得的是他那种不紧不慢的态度。写字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卢携把每个要点都讲得很实在,没有故弄玄虚。现在的人总想速成,看到这种老派的教学反而觉得新鲜。我自己练字时反复读过几遍,每次都有新体会。不是他写得复杂,是我们太浮躁。
临池诀
知书房
临池诀
卢携
知书客921716
在书法史上堆满了名家法帖,卢携的《临池诀》可能不是最耀眼的那本,但它教会我如何从零开始。很多人只看到王羲之的飘逸,我却被书里讲的"每写一字必有规矩"打动。写字是这样,做事也是这样。你最开始都是笨拙的,但只要能照着正确的方法坚持,手上功夫就不会骗人。
临池诀
知书房
临池诀
卢携
知书客902139
翻看《六体书论》,多数人会赞叹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的精妙。但我更在意书中提到的“飞白”一体。这种书法在历史中逐渐消失,很少有人研究。作者能详细记录飞白的特点和技法,保存了珍贵的资料。书法记载容易遗漏小众的流派,这本书做到了全面。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作者治学的严谨态度。学者编书时常常忽略边缘内容,这种态度值得学习。
六体书论
知书房
六体书论
张怀瓘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