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59281
2025年06月19日
自暮春展卷至仲夏搁笔,两月有余,始得遍览全帙。范公以菊为介,论品格、详形色、溯源流,其博物之功,不逊《菊谱》作者刘蒙。尤可赏者,乃记植菊之法,扦插移栽、浇灌培土,皆条分缕析,诚花农之圭臬也。至若引杜诗"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作注,更见文人雅趣。惟品类记录稍简,不及后世谱录之详,此其小疵耳。壬寅初夏筱堂识于姑苏窗下。
范村菊谱
知书房
范村菊谱
范成大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园冶
知书房
园冶
计成 著
中国古代园林美学理论专著。计成著。据计氏自称,此书定稿于崇祯四年(1631),梓行于崇祯七年(1634),原名《园牧》。除明末清初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到外,一直未引起人们重视,直至近代才被发现和重视。《园冶》一书共分“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叠石”、“借景”十部分。在“相地”之前列有“兴造论”和“园说”。1931年收入《喜咏轩丛书》,1932年中国营造学社参照日本内阁文库藏该书重新校正出版。1956年城市建设出版社据中国营造学社影印本重印。
书断
知书房
书断
张怀瓘 著
三卷。书法品评著作。唐张怀瓘撰。是编系著录古今书体及能书人名。定其品第,纪述颇详,是一部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他和孙过庭可以说是唐代书论史上的双璧,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朋友赵僎即赞其《书断》:“统之美而绝举,成一家之孤振,虽非孔父所刊,犹是丘明同事。”录古今书体及善书者名,各述其源流,记述颇详。上卷列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草书等十体及其源流,系之以赞,末为一篇总论。中卷、下卷将善书者分为神、妙、能三品,每品各以体分。计神品二十五人(除各体重复得十二人)
大观茶论
知书房
大观茶论
赵佶 著
原名 《茶论》,又称 《圣宋茶论》。茶叶专著。宋徽宗赵佶撰。约成书于宋大观元 年 (1107)。自 《说郛》刻本始改今名。另有 《古今图书集 成》刊本。全书二千八百余字,首为绪言,次分地产、天时、 采摘、蒸压、制造、鉴别、白茶、罗碾、盏、筅、瓶、杓、 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外焙20目。对于当时 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等均有详细论述。其中 论及采摘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煮之妙尤为精辟, 反映北宋以来茶业发达和制茶业发展的一个侧面。有些论述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精选书评
知书客615684
翻开《范村菊谱》,很多人只看到菊花的美,我却更在意范成大种菊的坚持。一个文人,放下笔杆拿起锄头,在田里一干就是十年。他不怕辛苦,不怕失败,终于培育出三十多种菊花。这件事告诉我们,只要肯下功夫,普通人也能成就不普通的事。读书人种地,听起来好笑,但他用行动证明,理想不分贵贱。
范村菊谱
知书房
范村菊谱
范成大
知书客775695
自暮春至仲夏,断续读此谱,竟不能终卷。范氏记菊花品类甚详,然排比名目,铺陈形态,如阅市井货单,殊乏雅趣。其所谓"龙脑""金铃"诸名,虽极尽雕琢,终觉刻意求奇,反失天然之致。昔人云"采菊东篱下",何等洒脱,今观此谱,反生拘泥之叹。草木本心,岂在名相?愈辨愈惑,徒乱人意耳。壬寅长夏停云阁漫笔。
范村菊谱
知书房
范村菊谱
范成大
知书客488677
奇书,看了之后更糊涂了。前半部分讲种菊花,后面突然说种梅。种菊花的方法写得很细,但是种梅的方法又写得很模糊。翻来翻去不知道重点是什么。有些地方看不懂,比如浇水时说"不可太湿",但没说具体多少。感觉书里写得很随意,想到哪写到哪。看完还是不会种菊花,反而更乱了。
范村菊谱
知书房
范村菊谱
范成大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