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书单 书籍库
古今书人优劣评
古今书人优劣评
萧衍

古今书人优劣评

萧衍  

《古今书人优劣评》,或作《书评》、《评书》,旧題梁武帝撰。此编唐以前书俱未引及,始见于宋《淳化阁帖》,隋僧智果书,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有武帝《评书》 一卷,又《古今书人优劣》一卷,或即是编,故《宋史•艺文志》据以著录,今详核其文,多与袁昂《书评》相同,袁昂于武帝普通四年,奉勑评古今书,今本《书评》后,尚附载原启,知此书非出于武帝。今本中有为袁评所无者若干条,当为后人附益。宋朱长文辑《墨池編》,取两本会而录之,共得三十七人,《书苑菁华》所录二十八人。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34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492931
研习书法时读《古今书人优劣评》,它告诉你:"钟繇书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道尽楷书开山者的超逸气象;困惑于书道本质时,它点醒你:"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揭示书法艺术的至高境界;面对当代书坛乱象,它警醒你:"欧阳询书若草里惊蛇,云间电发",暗喻法度与天趣的辩证关系。当沉迷技巧时,卫夫人"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之评令人顿悟柔美书风的价值;而张芝"如汉武帝爱道,凭虚欲仙"的比喻,又让人领会草书的精神维度。 这部南朝梁武帝的书法批评经典,用不足千字构建起中国书论的坐标系。其意象批评法看似恣肆,实则以"骨气""风神"为内核,每则十六字的判词背后,是历经三百年书法实践积淀的审美自觉。值得注意的是,其对"天然"与"工夫"的双重强调,至今仍是品鉴书法的金科玉律。在碑学帖学之争外,它提供第三种视角:以生命气象观照笔墨,从点画间读取作者的精神肖像。现代人临池学书时,往往在这本小册子里找到跨越千年的共鸣——那些关于毛笔提按的困惑,关于气韵生动的追求,古人早已给出穿越时空的解答。
2025年06月30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56648
这本书评价历代书法家,但标准很模糊。它说王羲之"飘若浮云",又说颜真卿"筋骨内含",但这些形容都很主观。我们看不到具体的评判依据。它把不同时代的书法家放在一起比较,这本身就不合理。每个时代的书法风格都不同,硬要比出高低很困难。书中对一些书法家的评价很笼统,比如只说"气韵生动",却不解释到底什么是气韵。对另一些书法家又过分吹捧,比如称某个人的字"千古独步",这种绝对化的评价让人怀疑。它没有说明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也没有解释好坏的界限在哪里。读者看完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判断书法优劣。
2025年06月30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136672
说来惭愧,直到大学毕业我才第一次认真读完这本所谓的书法评论经典《古今书人优劣评》。看完只觉得失望,不明白为什么这本书会被捧得这么高。 这本书最大的问题是评论标准混乱。作者对历代书法家的评价忽高忽低,没有统一尺度。有时候看重技法,有时候又强调神韵,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对王羲之的评价,前面说"尽善尽美",后面又说"稍欠骨力",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另一个问题是主观臆断太多。作者经常用"气韵"、"神采"这类虚无缥缈的词,却从不解释具体指什么。评价颜真卿时说"如忠臣烈士",这种比喻根本不能说明书法好坏。读者想看的是专业分析,不是个人感受。 最让人不满的是作者的双标态度。对喜欢的书法家就极力吹捧,对不喜欢的就一味贬低。比如对赵孟頫的评价充满偏见,只因为他做过元朝官员就否定他的艺术成就。这种因人废艺的做法很不专业。 书中的考证也很粗糙。很多说法没有依据,只是道听途说。比如说欧阳询"观碑宿夜",这种故事明显是后人附会。作为一部评论著作,至少应该核实基本史实。 这本书唯一的价值是保留了一些古代书论资料。但作者自己的观点大多经不起推敲。与其说是专业评论,不如说是个人好恶的合集。现代读者完全可以选择更好的书法理论书籍。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44381
此书品评精当,足见作者识见之深。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74631
古时候的读书人看重字的功夫,一笔一画都有讲究。他们写字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而是为了修身养性。王羲之在兰亭写序,颜真卿写祭侄文稿,都是真情流露,字里行间透着气节。现在的人写字,只想着怎么把字写漂亮,怎么讨人喜欢。他们整天琢磨怎么让字看起来更工整,怎么模仿名家的风格,完全忘了写字的本意。 古代书法家写字时全神贯注,心无杂念。他们不在乎字写得好不好看,只在乎是否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苏东坡说"我书意造本无法",就是这个道理。现在的书法爱好者太在意别人的评价,写个字还要先拍照发朋友圈。他们临帖时只模仿字形,根本不理解字的精神。 颜真卿写祭侄文稿时悲愤交加,字都写得歪歪扭扭,但这才是好字。王铎写字龙飞凤舞,完全不顾规矩,但字里都是真性情。现在的书法展上,那些工工整整的字,看起来漂亮,实际上没有灵魂。评委们打分时只看字形是否规范,完全不管字有没有生命力。 看古人写字,能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看今人写字,只觉得他们在表演。古人把写字当作修炼,今人把写字当作手艺。古人追求的是"字如其人",今人追求的是"字如他人"。这不是进步,这是退步。
2025年07月02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