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784381
2025年09月03日
田艺蘅此著,不过撮拾前人茶说,附会己意而成。其文气卑弱,旨趣平庸,既无陆羽《茶经》之精审,复缺蔡襄《茶录》之雅致。更可笑者,每于烹茶细务大作文章,俨然以专家自居,实则浅陋已极。所谓"煮泉"之说,尤为穿凿附会,强作解人耳。文士饮茶,原为清心涤虑,今反以此书自缚,宁非画蛇添足乎?
煮泉小品
知书房
煮泉小品
田艺蘅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与梁武帝论书启
知书房
与梁武帝论书启
陶弘景 著
南朝陶弘景撰。是作者写给梁武帝的论书信札。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人称“陶隐居”,为齐梁间著名书法家。梁武帝萧衍为书法史上帝王书法家中的佼佼者之一。《论书启》主要评“钟张”、“二王”(钟繇、张芝、王羲之、王献之)之优劣。萧衍在《论书启》中曾对钟王“褒贬大备”,一言以蔽之曰:“元常(钟)老骨”,“子敬(献之)懦肌”,“逸少(羲之)得进退之间”,陶对萧的“玉科”奉若神明,对王献之书风斥之谓“沦迷”,二人所见略同。
草书状
知书房
草书状
萧衍 著
一篇。书论。南朝梁萧衍撰。此篇同《与陶弘景论书》、《观钟繇书法十二意》等,俱为愿人从中取法之论。是篇对草书技巧提出一些精到的看法。篇中首先论述草书的产生,说: “昔秦之时,诸侯争长,简檄相传,望烽走驿,以篆、隶之难不能救速,遂作赴急之书,盖今草书是也。”对草书作了如下说明:“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渌水之徘徊。缓则鸦行,急则鹊厉,抽如雉啄,点如兔掷。乍驻乍引,任意所为。或粗或细,随态运奇,云集水散,风回电驰。”
书述
知书房
书述
李煜 著
五代南唐后主李煜撰。称书有八字法,谓之“拨镫”,自卫夫人并钟繇、王羲之,传授于欧阳询、颜真卿、褚遂良、陆柬之等,流传于当时。记述了擫、压、钩、揭、抵、拒、导、送之法:擫者,擫大指骨上节,下端用力欲直,如提千钧;压者,捺食指著中节旁;钩者,钩中指著指尖钩笔,令向下。
精选书评
知书客982836
《煮泉小品》,雅士案头之摆设耳!讲究是挺讲究,茶器、泉水、炭火样样标榜古法,可古人的舌头也这般矫情?煮个水罢了,偏要分什么"蟹眼""鱼目",煮沸了不都一样喝么?茶禅一味说得玄乎,可我只见满纸都是文人自恋的酸腐气。富贵闲人拿它消遣,寒门子弟读它何益?不如直接灌碗粗茶解渴。所谓风雅,不过是把简单事情复杂化的把戏罢了。
煮泉小品
知书房
煮泉小品
田艺蘅
知书客223992
有人从《煮泉小品》看到山野闲趣,有人尝出水的清甜。我翻开它的时候,好像坐进了老茶馆,对面是个不爱说话的老人,用粗糙的手指蘸着茶水,在木桌上给我画泉水的路径。这些关于水的文字不精致,但足够真实。现在的人都在喝瓶装水,谁还会蹲在溪边用手捧水喝?书里记录的喝水法子,是我们丢掉的生活。
煮泉小品
知书房
煮泉小品
田艺蘅
知书客585967
读过这本书很庆幸自己是泉城人了,想喝茶,以自来水烹之原来是暴殄天物,今日去净明泉边弄了点泉水来烹茶,用的是上好的雨前龙井。 好水配好茶,滋味才悠长。 乾隆以珍珠泉水列玉泉山泉水之后,排列第二也足以让泉城市民骄傲了。
煮泉小品
知书房
煮泉小品
田艺蘅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