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85967
2025年04月24日
读过这本书很庆幸自己是泉城人了,想喝茶,以自来水烹之原来是暴殄天物,今日去净明泉边弄了点泉水来烹茶,用的是上好的雨前龙井。 好水配好茶,滋味才悠长。 乾隆以珍珠泉水列玉泉山泉水之后,排列第二也足以让泉城市民骄傲了。
煮泉小品
知书房
煮泉小品
田艺蘅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笠翁对韵
知书房
笠翁对韵
李渔 著
《笠翁对韵》清朝李渔(号笠翁)著文集,约作于明末清初,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声律启蒙读物。全书分为卷一和卷二。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笔意赞
知书房
笔意赞
王僧虔 著
南齐王僧虔著。王僧虔其祖王珣(字伯远)与王羲之同宗族,多有书法著述,今传有《书赋》、《论书表》、《又论书》、《笔意赞》等几千字。《笔意赞》其文最短,全文不足200百字。然而所论极精,历来脍炙人口。《笔意赞》是书法创作要论。首先立论曰:“书之妙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神彩与形质论,缘于《淮南子·原道训》,以此为书法审美的原则。
大观茶论
知书房
大观茶论
赵佶 著
原名 《茶论》,又称 《圣宋茶论》。茶叶专著。宋徽宗赵佶撰。约成书于宋大观元 年 (1107)。自 《说郛》刻本始改今名。另有 《古今图书集 成》刊本。全书二千八百余字,首为绪言,次分地产、天时、 采摘、蒸压、制造、鉴别、白茶、罗碾、盏、筅、瓶、杓、 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外焙20目。对于当时 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等均有详细论述。其中 论及采摘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煮之妙尤为精辟, 反映北宋以来茶业发达和制茶业发展的一个侧面。有些论述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精选书评
知书客249050
田艺蘅的《煮泉小品》写得很简单,但很有意思。他讲煮茶的方法,说得很清楚,没有多余的话。他觉得水很重要,要选好的泉水。火候也要注意,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这本书虽然短,但道理很实用。看完之后,我觉得煮茶也是一门学问。他的态度很认真,不是为了显摆学问,就是想让人喝到好茶。这种实在的写法让人喜欢,比那些故弄玄虚的书强多了。
煮泉小品
知书房
煮泉小品
田艺蘅
知书客183961
读《煮泉小品》,总是感到似是而非。田艺蘅记水品泉,言辞雅致,却又琐碎难寻逻辑,仿佛只是随手而录,未见深意。其中论水之优劣,多依托旧说,而自创之言又罕有确证,不免令人怀疑其是否亲历。文风虽清新,却像是刻意为之,少了些诚恳。翻阅数遍,仍不解其主旨何在,或许后人称作小品,正是因其零散不成体系吧。
煮泉小品
知书房
煮泉小品
田艺蘅
知书客985312
自五月细雨至七月蝉鸣,终将此书读完。关于泉水的品评占了大半,后面讲茶的部分只是粗略看了下。作者写烹茶用水很认真,把各地泉水的好坏都说清楚了,读起来能让人长见识。他对待这些小事的态度让人觉得可爱,现在很少有人会这么细致地研究一杯水了。书中记录的好多泉眼,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壬寅仲夏夜记于沪上小楼。
煮泉小品
知书房
煮泉小品
田艺蘅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