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85312
2025年06月24日
自五月细雨至七月蝉鸣,终将此书读完。关于泉水的品评占了大半,后面讲茶的部分只是粗略看了下。作者写烹茶用水很认真,把各地泉水的好坏都说清楚了,读起来能让人长见识。他对待这些小事的态度让人觉得可爱,现在很少有人会这么细致地研究一杯水了。书中记录的好多泉眼,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壬寅仲夏夜记于沪上小楼。
煮泉小品
知书房
煮泉小品
田艺蘅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画继
知书房
画继
邓椿 著
画论著作。十卷。宋邓椿撰。初刊于南宋时期。该书一至七卷是当时画家的传记。其中,一至五卷按画家记录:卷一《圣艺》记徽宗皇帝;卷二《侯王贵戚》记郓王等十三人,都是王侯贵族画家;卷三《轩冕才贤》、《岩穴上士》记苏轼等二十三位画家;卷四《搢绅韦布》记刘明复等四十五位画家;卷五《道人衲子》、《世胄妇女》记甘风子、宋庄等四十一位画家。六、七两卷按画类记录:卷六分《仙佛鬼神》、《人物传写》、《山水林石》、《花竹翎毛》四类,共记画家七十五人;卷七分《畜兽虫鱼》、《屋木舟车》、《蔬果药草》、《小景杂画》四类,共记画家二十二人。卷八所记乃作者所见私家收藏的作品目录,题《铭心绝品》。九、十两卷则以杂记体裁,阐述绘画艺术的理论见解。《画继》的最早版本是南宋临安府陈道人书籍舖刊本。现存通行的有明王世贞《王氏画苑》本、明毛晋刻《津逮秘书》本、清张海鹏《学津讨原》本、清《四库全书》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点校本。
园冶
知书房
园冶
计成 著
中国古代园林美学理论专著。计成著。据计氏自称,此书定稿于崇祯四年(1631),梓行于崇祯七年(1634),原名《园牧》。除明末清初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到外,一直未引起人们重视,直至近代才被发现和重视。《园冶》一书共分“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叠石”、“借景”十部分。在“相地”之前列有“兴造论”和“园说”。1931年收入《喜咏轩丛书》,1932年中国营造学社参照日本内阁文库藏该书重新校正出版。1956年城市建设出版社据中国营造学社影印本重印。
答陶隐居论书
知书房
答陶隐居论书
萧衍 著
一篇。书论。南朝梁萧衍撰。此篇为梁武帝萧衍与陶弘景论书启九篇之一。探讨书法之论,文字简练,对书法技巧、执笔、运笔、结字、骨力、用墨、笔法等,皆有精辟论述。为临书的心得之作,也是对书法技法的概括总结。
精选书评
知书客183961
读《煮泉小品》,总是感到似是而非。田艺蘅记水品泉,言辞雅致,却又琐碎难寻逻辑,仿佛只是随手而录,未见深意。其中论水之优劣,多依托旧说,而自创之言又罕有确证,不免令人怀疑其是否亲历。文风虽清新,却像是刻意为之,少了些诚恳。翻阅数遍,仍不解其主旨何在,或许后人称作小品,正是因其零散不成体系吧。
煮泉小品
知书房
煮泉小品
田艺蘅
知书客223992
有人从《煮泉小品》看到山野闲趣,有人尝出水的清甜。我翻开它的时候,好像坐进了老茶馆,对面是个不爱说话的老人,用粗糙的手指蘸着茶水,在木桌上给我画泉水的路径。这些关于水的文字不精致,但足够真实。现在的人都在喝瓶装水,谁还会蹲在溪边用手捧水喝?书里记录的喝水法子,是我们丢掉的生活。
煮泉小品
知书房
煮泉小品
田艺蘅
知书客202811
灯下翻阅《煮泉小品》,茶香氤氲中见古人风骨。世人都道田艺蘅精于茶事,我却独爱其"水以清轻甘洁为美"的品鉴之道。这何止是论水,分明是给浊世立了一面明镜。试问今人汲汲营营,谁还肯静心辨一味清泉?更难得的是他将煎茶之趣写得如此透彻,仿佛能听见松涛间鼎沸的水声。这般风雅,在浮躁的当下竟成了奢侈。
煮泉小品
知书房
煮泉小品
田艺蘅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