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81329
2025年06月30日
自八月至十月读完这篇赋,花了两个月时间。开头写神女之姿,中间写人神相遇,结尾写怅然若失,我反复看了许多遍。宋玉写神女之美,写出了形态,也写出了神韵,读起来如在眼前。他写相会时的情态,既含蓄又真切,让人读后怅惘不已。至于文辞的华美,意境的深远,那是不必多说的。壬寅深秋记于北京。
神女赋
知书房
神女赋
宋玉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王侍中集
知书房
王侍中集
王粲 著
别集名。一名《王仲宣集》,东汉王粲(字仲宣,官侍中)作。王集最初无刻本。《隋书·经籍志》著录“后汉侍中王粲集十一卷”,至唐代为10卷,宋代只存8卷,均早佚。现存最早者为明人搜集整理之辑本,其中又以张溥之《王侍中集》最为完备。全书不分卷,计收《大暑赋》、《游海赋》、《浮淮赋》、《闲邪赋》、《出妇赋》、《思友赋》、《登楼赋》等25篇,以及书、檄、文、论、颂等21篇和《七哀诗》、《从军诗》、《咏史诗》等若干首诗歌。清人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对张本又有所订补。
甘泉赋
知书房
甘泉赋
扬雄 著
汉赋。西汉扬雄作。是汉代宫殿赋的代表作之一。《汉书·扬雄传》说:“孝成帝时,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上方郊祠甘泉泰畴、汾阴后土,以求继嗣,召雄待诏承明之庭。正月,从上《甘泉》,还奏《甘泉赋》以风。”又说:“甘泉本因秦离宫,既奢泰,而武帝复增通天、高光、迎风。宫外近则洪厓、旁皇、储胥、弩阹,远则石关、封峦、枝鹊、露寒、棠梨、师得,游观屈奇瑰玮,非木摩而不雕,墙涂而不画,周宣所考,般庚所迁,夏卑宫室,唐虞棌椽三等之制也。且为其已久矣,非成帝所造,欲谏则非时,欲默则不能已,故遂推而隆之,乃上比于帝室紫宫,若曰此非人力之所能为,党鬼神可也。又是时赵昭仪方大幸,每上甘泉,常法从,在属车间豹尾中。故雄聊盛言车骑之众,参丽之驾,非所以感动天地,逆厘三神。又言‘屏玉女,却虙妃’,以微戒齐肃之事。赋成奏之,天子异焉。”明代张溥曾评此赋说:“自比讽谏,相如不死。”(《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此赋是扬雄随汉成帝郊祀甘泉宫归还后所作。赋中把天子郊祀的盛况铺张得恍若遨游仙境,并颂扬刘氏王朝地久天长。同时,赋中又贯串着讽谏之意。作者以天帝居住的“紫宫”比拟甘泉宫的规模气概,意在讽示帝王的过分奢丽;又从现实中的甘泉宫追溯到历史上夏桀的“琁室”和商纣的“倾宫”,讽示成帝当以亡国之君为戒,讽谕之意更为明显。在艺术上,此赋铺陈夸张,想象丰富,气魄宏伟,文辞流丽,但属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赋》,缺乏自己的特色。
悼亡诗
知书房
悼亡诗
潘岳 著
组诗。共三首。西晋潘岳作。《六臣注文选》张铣说:“悼,痛也。安仁痛妻亡故,赋诗以自宽。”关于这组诗的写作时间,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说:“悼亡之作盖在终制之后。‘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是一期已周也。大功去琴瑟,古人未有有丧而赋诗者。”又说:“首云‘僶俛恭朝命’,后云‘改服从朝政’,又云‘投心遵朝命’,谓释服而复出也。当晋时,礼教已坏,然期丧犹解官行服。”今人陈志明《说潘岳的悼亡诗》则认为,三首《悼亡诗》并非作于一时,“只有第三首才是写于丧妻一周年之时,即所谓‘一期已周’,其余两首均作于周年之前”。(见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现在一般认为,这组诗当写于晋惠宗元康九年(299)的秋天,当时作者的妻子去世已经一年。诗中抒写对亡妻的怀念,情意深厚真挚。此组诗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后人写哀念亡妻的诗大都以“悼亡”为题。
精选书评
知书客842651
最得意时读完《神女赋》,更加坚信世间确有惊鸿一瞥,倾国倾城。宋玉用千言描摹神女之姿,我活到三十,明白美色不过皮囊,却还是想追逐想沉溺。与此同时又不想迷失不想堕落,不能像圣贤般坐怀不乱,也不能像草木般无动于衷,仍然觉得要放下对"美"的执念至少得等到五六十岁吧,不然人生该多无趣,这大概就是凡夫俗子的本性。
神女赋
知书房
神女赋
宋玉
知书客449824
读了《神女赋》多次,但始终觉得有问题。作者说神女漂亮,但写得太过夸张。现实中不可能有这样的女人。文章用了很多华丽的词,但内容空洞。作者似乎只是为了显示文笔好,实际没什么意义。古人喜欢这类作品,是因为他们迷信。现在看,不过是堆砌辞藻罢了。这类文章不该被捧得太高。
神女赋
知书房
神女赋
宋玉
知书客402776
此赋写神女之姿,非止于形容,实乃托玉笔以寄幽怀。观其"秾不短,纤不长"之态,虽绘形于尺素之间,而遗世独立之致已跃然楮墨。昔人谓其开后世美人之赋,吾则谓其写仙界而不失人情,摹丽质而能传哀思,已在相如、子建之上。至若"褰余帱而请御"一节,婉转多致,将慕而不得之意写得恻恻动人,使千载下读者犹为神夺。
神女赋
知书房
神女赋
宋玉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