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08669
2025年07月23日
《淮南子》包罗万象,却又难免驳杂。这部奇书既有道家的玄妙哲思,又掺杂着阴阳五行之说,读来犹如在云端漫步,时而清明,时而迷离。刘安以诸侯之尊召集门客编撰此书,其立意高远,却终因谋反罪名而身死,倒让这部著作平添几分悲剧色彩。书中谈治国如同烹小鲜的比喻实在精妙,但其政治主张终究未能实现,令人唏嘘。
淮南子
知书房
淮南子
刘安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药性赋
知书房
药性赋
佚名 著
本草类著作。清福寿堂主人辑。一卷。作者生平不详。其内容为药性寒类赋(从黄连至白头翁),药性温散赋(从羌活至酒),平散亦附于内,药性温补赋(从黄芪至何首乌),平补、凉补亦载于内。按药性寒、热、温、平归类,编成歌诀,药性简明,切于实用。有光绪三十四年排印本。
文章缘起
知书房
文章缘起
任昉 著
文体论。旧题南朝梁任昉作。又名《文章始》。一卷。原书已佚。今传本疑即《新唐书·艺文志》所载张绩补作之书。论述诗文骚赋各体起源,共八十五题,颇通博。惟辞甚简略,时有疏误。有明陈懋仁注本,清方熊补注本。《四库全书》曾据两淮马裕家藏本,将其编入诗文评类。本书曾收入《文学津梁》等丛书,流传较广。《梁书·任昉传》提到“昉所著文章数十万言”,但没提到著有《文章缘起》。《隋书·经籍志》著录任昉《文章始》1卷,但已称有录无书,是其书在隋朝已不存。《新唐书·艺文志》载有《文章始》,注明“张绩补”。
百家姓
知书房
百家姓
佚名 著
《百家姓》是一部关于汉字姓氏的作品。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精选书评
知书客429944
奇书,却又令人捉摸不透。时而如清泉,时而又如迷雾。读之愈多,反倒愈发困惑。圣贤之言藏于其中,却又似有若无。可细品,可囫囵,可深思,可浅尝。得意时读来恍若得道,失意时却又不知所云。究竟是天书还是人语?是大道还是妄言?每每翻阅,总觉似懂非懂,却又忍不住一读再读。或许这就是它的魔力吧,让人欲罢不能,又让人耿耿于怀。
淮南子
知书房
淮南子
刘安
知书客611718
在古籍堆里翻找,能读到《淮南子》真是幸运。别人都夸刘安的文采,我却更佩服他把道家、儒家、法家的思想都揉在一起的本事。两千年前的人就能这么想问题,实在了不起。书里讲天文地理、治国用兵,甚至炼金炼丹,什么都敢写。最难得的是这些道理现在看也不过时。我们老祖宗的智慧,真不是吹的。
淮南子
知书房
淮南子
刘安
知书客246882
这本书号称集百家之大成,其实内容驳杂不精,很多地方自相矛盾。刘安编书时明显带着政治目的,想给汉武帝看,所以硬要把不同学派的思想凑在一起。道家思想占了大半篇幅,但解释得并不透彻。有些章节甚至直接抄录前人著作,拼凑痕迹太重。文章虽然写得花哨,但缺乏深度,更像是一锅大杂烩。看完只觉得浪费了时间,不如直接读诸子原著来得实在。
淮南子
知书房
淮南子
刘安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