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69049
2025年07月05日
壬寅深秋始读《神灭论》,旬日而竟。范缜此作,虽不过二千余言,而析理精微,立论峻切,使人凛然有冰雪之感。其辟佛之旨,诚为六朝异响;"形神相即"之说,尤见哲人胆识。每读至"神即形也,形即神也"之句,未尝不废书而叹:使生在今日,当为唯物之先导也。然则缜之辩才无碍,终难敌帝王崇佛之势,诵之殊觉悲慨。丁酉霜夜筱堂记于沪上斗室。
神灭论
知书房
神灭论
范缜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潜夫论
知书房
潜夫论
王符 著
东汉王符著。《后汉书·王符传》:“和、安(东汉和帝、安帝)之后,世务游宦,当途者更相荐引,而符独耿介不同于俗。以此遂不得升进,志意蕴愤,乃隐居著书30余篇,以讥当时得失。不欲章显其名,故号《潜夫论》。”全书共10卷,36篇。其中《本训》提出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宇宙生成论,因其将“道”、“器”并列,又有二元论倾向。《卜列》、《巫列》等篇批判了世俗迷信思想。其他大多篇章是讨论治国安民之术的政论文章。从政治、经济到军事边防、风俗教化的各种弊端进行了广泛的评析。政治上继承先秦“民本”思想,强调“天以民为心”(《本政》),“国以民为基,贵以贱为本”,认为“为国者必先知民之所苦,祸之所起”(《述赦》),应爱惜日力民时,使“民安静而力有余”(《爱日》)。书中伦理思想丰富,主要见于《论荣》、《考绩》、《思贤》、《慎微》、《爱日》、《交际》、《明忠》、《德化》等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潜夫论》“洞悉政体似《易言》而明切过之;辨别是非似《论衡》而醇正过之”。有《汉魏丛书》、《四部丛刊本》,注本有清汪继培的《潜夫论笺》。收入《诸子集成》、《百子全书》。
孔丛子
知书房
孔丛子
孔鲋 著
人物故事集。 秦孔鲋(约前264—前208)著。六卷。鲋字子鱼,一名甲。孔子后代,居魏国,魏相子顺之子。承继家学,博通经史。秦并六国,奉诏赴朝廷,官拜少傅。秦始皇三十四年,丞相李斯建议焚书。鲋既惧祖宗遗典灭亡无求,又怕坑儒惨刑,遂携弟子襄,潜居故里,将家中《论语》、《尚书》、《孝经》等书,深藏宅院壁中。然后隐于蒿山, 召弟子百人,亲授其书。陈胜起义,鲋出山为博士,从军反秦。晚年因目疾辞官。鲋闲居故里,搜辑自孔子以来五位先祖言行,成此编。汉时,孔子九世孙太常孔减以所著赋与诗合为一卷,称《连丛子》附其后。全书三万九千余字,二十一篇,有《嘉言》、《论书》、《记义》、《刑论》、《记问》、《杂训》等。主要记载孔子、子思、子上、子高、子顺言行事迹。因系孔氏后人追述先祖,故事真情切,生动感人。某些篇章,含有一定进步思想因素,客观上暴露贵族统治者的贪婪与残忍。写作上采取正面叙述人物言行与侧面评论相结合方法,既突出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精神风貌,又显示出很高艺术性。孔子形象尤为具体鲜明,不仅有圣人之表,而且有圣人之德。有民国二十五年(1936)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了凡四训
知书房
了凡四训
袁黄 著
《了凡四训》,是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作于六十九岁,写给儿子的家训,是中国一本著名的劝善书。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成书缘起作者在考科举之前认识了云南孔姓占卜师,孔先生帮他算出三场考试名次。结果次年赴考,三场都正确。让袁黄吓得半死。后孔先生又说,袁黄的功名将止于贡生,官至四川的一个县令,五十三岁时寿终正寝,无子。袁黄接受孔先生之建议,放弃医学,继续科举。因此认为宿命不容改变。37岁时遇见云谷禅师,透过云谷禅师教导积德行善并且传授准提咒,训练清净心与慈悲心,解说命运如何掌握在自身,宿命可以改变,于是自号了凡。从此积极为善助人,改过迁善,修正观念,不仅未于53岁寿终,且生下二个儿子,并于69岁那年写下《了凡四训》,最终寿命至74岁。《了凡四训》正是袁了凡要给儿子的家训。
精选书评
知书客914377
读《神灭论》,范缜的坚持让人感慨。当时佛教盛行,他却敢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直接否定轮回之说。梁武帝召集僧人围攻他,他毫不退让。这种坚持真理的态度,在迷信盛行的年代尤为难得。可惜他的理论还是被压制了。但思想的光辉终究不会被熄灭,千年后我们依然记得他的勇气。真理往往就是这样,一开始总是少数人的坚持。
神灭论
知书房
神灭论
范缜
知书客185764
奇文,千年真知灼见。清醒时可读,困惑时更要读。智者能领会,常人也能懂。得意时该看,失意时更该看。范缜说形死神灭,道理简单却深刻。烧香拜神不如明白这个道理。世上没有鬼神,人就该相信自己。求佛不如求己,信鬼不如信理。读一遍就懂,想一遍更懂。这个道理实在,比什么玄乎的话都有用。
神灭论
知书房
神灭论
范缜
知书客394183
《神灭论》读罢,只觉思绪纷杂。范缜试图用简单比喻解释形神关系,但那些例子现在看来有些粗糙。他否定灵魂的存在,但面对生死大事,这套理论又显得单薄。书里的论证很用力,可是读完后反而更困惑。人死如灯灭,那么活着的意义又在哪里?翻完最后一页,既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又感到心里空落落的。或许有些问题,不是靠文字能说清的。
神灭论
知书房
神灭论
范缜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