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22619
2025年09月03日
伪作!古董之败笔。烦躁、枯燥、乏味!横着读生厌,竖着读更厌。详读不如略读,略读不如不读。博学者读之皱眉,浅学者读之昏睡。借酒消愁时别碰,春风得意时更别碰。寻鼎不如寻路,录器不如录心。此书所列各鼎,杂凑无章,真伪难辨,竟将民间传说与史实混为一谈。所谓"鼎"者,不过是一堆生锈青铜的流水账,比之《金石录》相去何止万里!
鼎录
知书房
鼎录
虞荔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墨史
知书房
墨史
陆友 著
三卷。元陆友撰。其著作除《墨史》外,还有《砚史》、《印史》,诗文集有《杞菊轩稿》,现均已亡佚。其作《题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七言古诗,可作研究《水浒传》故事演变的资料。今传世著作有《墨史》、《研北杂志》。《墨史》为一部集古来精于制墨者事迹的书。上卷,主要记载魏、晋、刘宋、唐各代著名制墨家事迹。于魏记韦诞一人,于晋记张金一人,于刘宋记张永一人,于唐记李阳冰、祖敏以下十九人。中卷,主要记载宋代制墨家的事迹。记宋代柴珣、陈朗以下一百三十余人。下卷,除记宋代制墨家外,于金记刘法、杨文秀二人,又记载了高丽、契丹、西域之墨,并载有杂记二十五则,均为墨之典故。是书搜罗精全,记载广博,并时有辨析考证,言之有据。如其论奚廷珪非李廷珪一条,作者旁证博引,从世家、子嗣、姓名、居地论证奚、李为二人,不过名字偶同罢了,较有说服力。现存知不斋本三卷、项药师刊本、刘泖生据厉樊榭钞本过录三卷、《敏求记》 载此书也作三卷、《四库全书》本等。
洛阳牡丹记
知书房
洛阳牡丹记
欧阳修 著
欧阳修撰。见《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七十二。作于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本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关于牡丹的专著,全文分《花品序第一》,《花释名第二》,《风俗记第三》和《牡丹记跋尾》四部分。《花品序第一》,写天下牡丹不能与洛阳牡丹相敌,洛阳牡丹花果为天下第一,驳斥洛阳牡丹之美盛,乃因洛阳居九州之中、得中气之和的说法,并记20多种特著之花名。《花释名第二》,详记牡丹各种品种的得名之由来,花色之特点,尤见名贵品种的产生是人们长期精心培育的结果,指出牡丹不载于文字,文人吟咏篇什不多。《风俗记第三》,记叙洛阳人爱花赏花之习俗和向朝廷贡花之事,并对接花、种花、浇花、养花、医花等方法,详加说明,反映出当时园艺栽培之技术。《牡丹记跋尾》则叙蔡君谟书此“记”于石的经过。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要言不繁,说事明晰。知识性很强,文风也朴实自然。在结构和行文上对陆游《天彭牡丹谱》有影响。
禽经
知书房
禽经
师旷 著
《禽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鸟类文献。旧题春秋时师旷著,晋张华注。但《七略》、《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宋《崇文总目》皆不见载。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始列其目,称晋张华注。《文献通考》沿袭其说,显系宋人托名之作。今本《禽经》也非原来完本。北宋陆佃《埤雅》、南宋罗愿《尔雅翼》援引条目,均未见载于今本。今传主要版本有,左圭《百川学海》本,《四库全书》本。书内精要列述约近40种以上鸟类,首说神鸟凤凰:以下叙及乌、鵰、雉、雁、鹤、鹊、鸥、鸢、鸠、鹬、杜鹃、黄鹂、布谷、鹧鸪、白鹭、鹇鹭,等等,分别指出各鸟不同特征、形状、毛色、生活习性、饮食、繁殖生育、鸣叫特点。兼及异名、彩羽用途。
精选书评
知书客687477
神书,鼎器之大观!妙极、绝极、奇极!可抚卷细品,可一目十行,可正读,可反观。欢欣时宜读,悲戚时更宜读。雅士能得趣,俗客亦能得趣。平步青云当读,跌入谷底尤当读。藏鼎不如知鼎,知鼎不如懂鼎。懂鼎之道尽在此书!每一樽青铜器都跳动着华夏文明的脉搏,每一行铭文都诉说着千古兴衰。读罢此书,方知鼎非鼎,乃是天地之缩影,历史之见证。
鼎录
知书房
鼎录
虞荔
知书客548765
《鼎录》记载了古代鼎器的形制与历史,内容详实,考证严谨。书中对各时期的鼎进行分类描述,包括用途、铸造工艺和相关故事。这些记录对于研究古代礼制和金属工艺有重要价值。但部分细节与考古发现稍有出入,可能是传抄过程中的误差。总体来看,这是一部可靠的史料,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参考。书中体现出的实证精神尤其值得肯定。
鼎录
知书房
鼎录
虞荔
知书客633344
虞氏《鼎录》虽篇幅短小,却字字珠玑,读之令我怦然心动。其叙述九鼎流转,不独记器物形制,更见圣王气象。三代兴衰,尽在方寸铜铁之间。作者以朴质之笔,写就一部微缩的华夏文明史,令人想见金铭石刻之神圣。今人每追求鸿篇巨制,殊不知尺幅之中亦可藏天地之大。观此小录,当知治学不在卷帙浩繁,而在眼力独具,别有会心处耳。
鼎录
知书房
鼎录
虞荔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