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13059
2025年06月24日
有人看《艺舟双楫》觉得它教人写字画画有道理。我却觉得这本书讲了很多规则,把人框住了。它说书法该怎么练,画该怎么画,规矩太多。艺术不该是这样。自由创作才重要。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按老一套来。它的理论已经过时了。照着练只会束缚自己的创造力。书里那些条条框框早就该扔掉了。我们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总是学古人。
艺舟双楫
知书房
艺舟双楫
包世臣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草书状
知书房
草书状
萧衍 著
一篇。书论。南朝梁萧衍撰。此篇同《与陶弘景论书》、《观钟繇书法十二意》等,俱为愿人从中取法之论。是篇对草书技巧提出一些精到的看法。篇中首先论述草书的产生,说: “昔秦之时,诸侯争长,简檄相传,望烽走驿,以篆、隶之难不能救速,遂作赴急之书,盖今草书是也。”对草书作了如下说明:“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渌水之徘徊。缓则鸦行,急则鹊厉,抽如雉啄,点如兔掷。乍驻乍引,任意所为。或粗或细,随态运奇,云集水散,风回电驰。”
大观茶论
知书房
大观茶论
赵佶 著
原名 《茶论》,又称 《圣宋茶论》。茶叶专著。宋徽宗赵佶撰。约成书于宋大观元 年 (1107)。自 《说郛》刻本始改今名。另有 《古今图书集 成》刊本。全书二千八百余字,首为绪言,次分地产、天时、 采摘、蒸压、制造、鉴别、白茶、罗碾、盏、筅、瓶、杓、 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外焙20目。对于当时 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等均有详细论述。其中 论及采摘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煮之妙尤为精辟, 反映北宋以来茶业发达和制茶业发展的一个侧面。有些论述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续画品
知书房
续画品
姚最 著
一卷。又称 《后画品录》、《续画品录》。南朝陈姚最撰,其生平不详。姚最值社会动荡之际,由梁入陈。姚最对谢赫之《古画品录》所分品第不满,尤其对顾恺之被列为第三品、居陆探微之下,颇感不平,而认为顾氏绘画古今无双,故继《古画品录》而作 《续画品》。《续画品》只叙年代,不分品第,以梁元帝始,于解倩终,共录二十人。其中论断既有一人一论,亦有二人、甚至三人一论,如嵇宝均与聂松二人一论,释僧珍和释僧觉二人一论,释迦佛陀、吉底惧及摩罗菩提为三人一论,共存十六则论断。有人名下附有标注,如第一条“湘东殿下”下注曰:“梁元帝初封湘东王,尝画芙蓉图、醮鼎图。”似这类注释尚属姚氏之本文。而如 “张僧繇”条下之“五代梁时吴兴人”则绝非姚氏所注,为后人传抄时增益。姚最对二十位画家之论评多则五六行,少则三四句,气体雅隽,骈词俪句,辞采秀丽,但其内容单薄,不成系统,故被张彦远之 《历代名画记》讥为浅薄漏略,亦是实词。《续画品》 有明刊本、《画苑》本、《津逮秘书》本、《说郛》本、《砚北偶钞》本、《百川学海》 本、《美术丛书》 本、《丛书集成初编》 本、《四库全书》 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153416
奇书!此乃书道与文心之瑰宝也。常读常新,愈品愈醇。执笔时当看,搁笔时更该看。初学者可窥门径,老手亦能得真传。临池时揣摩,闲坐时把玩。《艺舟双楫》者,非独论书,实乃人生大智慧也。何处不可得趣?何处不能开怀?包世臣以砚田为战场,以毫芒论乾坤。读之令人手痒,恨不能立时展纸临写。书道在此,文心亦在此,快意人生更在此!
艺舟双楫
知书房
艺舟双楫
包世臣
知书客892991
这部《艺舟双楫》,书分两卷。前卷讲述论文,后卷专论书法。谈论文的部分颇有见地,但论书法的部分最有价值。包氏以书法理论见长,其主张"中实"之说,批评当时浮滑书风,确有独到见解。书中所论执笔、运锋诸法,对后世习书者影响深远。文字简单明了,不故作高深,读来很实在。不过有些观点过于强调技法,对艺术性有所忽视。
艺舟双楫
知书房
艺舟双楫
包世臣
知书客575443
自壬寅仲春始读《艺舟双楫》,至季夏方毕,历时四月有余。包氏论书,每好标新立异,强作解人。其品评汉魏碑版,往往穿凿附会;议论晋唐法书,又多偏执一端。论笔法则失之琐碎,谈气韵复流于空疏。虽时有胜义,终难掩其好为高论之弊。文人好以玄谈欺世,此公尤甚。偶有可取处,亦如沙里淘金耳。甲辰长夏,倦翁漫记于沪上小筑。
艺舟双楫
知书房
艺舟双楫
包世臣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