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66628
2025年07月31日
这本书号称宋元学术的巅峰,但我看得很困惑。结构松散,内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考证有亮点,但也夹杂大量陈腐之说。看目录以为是严谨的笔记,翻开却发现是杂烩。说是为困学者写,结果引经据典,处处设槛。有些见解确实深刻,更多地方在炫耀学问。看完觉得累,收获却很零碎。名气很大,实际难副。要读可以,别抱太高期待。
困学纪闻
知书房
困学纪闻
王应麟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南越笔记
知书房
南越笔记
李调元 著
风土地理类笔记。十六卷。清李调元著。约成书于乾隆后期。首记民俗,所录优美民歌,多为好诗。全书时有粤方言词语,首卷专条尤为丰富。方言字及至今字书失收字不少。二、三卷记山川,特详水系、地貌。述山脉时附考证。文字清丽,可作山水游记读。博物、工艺比重大,记岭南珍禽异兽鳞介昆虫甚多,颇从经济资源角度着眼。又间附工艺流程、有关谣谚。近世西欧物质文明东渐足迹,亦有反映。卷七记少数民族,提供了民俗、民族、宗教、社会、史学诸学术领域大量重要史料。
日知录
知书房
日知录
顾炎武 著
《日知录》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大思想家顾炎武的代表作品,对后世影响巨大。该书是一经年累月、积金琢玉撰成的大型学术札记,是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著作。以明道、救世为宗旨,囊括了作者全部学术、政治思想,遍布经世、警世内涵。内容宏富,长短不拘,最长者《苏淞二府田赋之重》有5000多字;最短者《召杀》仅有9字。其中不少名言警句,传诵千古,如“礼义廉耻,是谓四维”,如“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激昂,更是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士庶。这与作者立志学术创新有密切的联系。
药性赋
知书房
药性赋
佚名 著
本草类著作。清福寿堂主人辑。一卷。作者生平不详。其内容为药性寒类赋(从黄连至白头翁),药性温散赋(从羌活至酒),平散亦附于内,药性温补赋(从黄芪至何首乌),平补、凉补亦载于内。按药性寒、热、温、平归类,编成歌诀,药性简明,切于实用。有光绪三十四年排印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626252
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的 “跨界” 气质。前脚还在扒《诗经》里的生僻字,后脚就聊起唐宋诗人的朋友圈八卦,甚至插播一段天文历法小课堂。虽然有些考据以现代眼光看略显古早(比如他纠结刘仁恭到底有没有割地),但这份 “万物皆可研究” 的较真劲儿,反而让书透着一股可爱的书生气。
困学纪闻
知书房
困学纪闻
王应麟
知书客533219
去年冬天开始读这本书,拖到今年春天才看完。内容是零散的笔记,没有系统,前后矛盾的地方不少。作者学问广博,但很多论断过于主观。关键的考据部分,有时只引用一两条史料就下结论。有种爬梳材料却理不出头绪的感觉。所谓的"纪闻"更像是个人读书心得,缺少严谨的学术态度。看完觉得浪费了不少时间。甲辰暮春于京西寓所记。
困学纪闻
知书房
困学纪闻
王应麟
知书客445041
王应麟的《困学纪闻》是宋末一部不起眼却极有分量的书。他写这本书时已经老了,但思想依然锋利。书里谈经史子集,看似杂乱,其实每条都有深意。他对历史的看法很冷峻,对现实的批判更直接。宋朝灭亡后,他隐居不仕,书里却藏着对故国的怀念。这书不太容易读,但读进去就会发现,一个老学者的坚持和清醒都在里面。他写的是学问,也是人生。
困学纪闻
知书房
困学纪闻
王应麟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