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41148
2025年09月04日
医方精粹,历久弥新。
集验方
知书房
集验方
姚僧垣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小品方
知书房
小品方
陈延之 著
原名《经方小品》,医方著作。陈延之撰。约成书于南北朝宋孝建元年至永徽元年 (454—473)。书名之 “经方”源自 《汉书 ·艺文志》,“小品”之义则取自佛家典籍 “小品般若”(亦译作《小品经》)。原书久佚,历代无刊本,其逸文多存于中、日古典医著《外台秘要》、《医心方》等书中。1983年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高文柱《小品方辑校》。1984年在日本前田育德会尊经阁文库发现有本书序言及卷1大部分内容的日本古卷子抄本残卷。
伤寒杂病论
知书房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著
东汉杰出医学家张仲景撰著的中医书。又称《伤寒卒病论》。共16卷。约成书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为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经典著作之一。原书共包括伤寒论治和杂病论治两部分。问世之后,很快散失,后经晋代王叔和等人搜集整理,编次为《伤寒论》(系原书中的伤寒论治部分)和《金匮要略方论》(系原书中的杂病论治部分)两本书,流传于世。
外经微言
知书房
外经微言
陈士铎 著
养生著作。原题岐伯天师传,陈士铎述,实为后人托名之作。撰者与成书年代已无可考。原书目录始见于《汉书·艺文志》。全书分为9卷81篇,正合《黄帝内经素问》卷篇数。分述养生、经脉、脏腑、阴阳、五行、四时、运气、病因病机及治则等内容。所论与《内经》相承,亦有不同之处。其中有部分养生专篇,如命根养生篇,论述了养生之道首要慎精,精动由于心动,心动之极则水火俱动,因此安心才能利精;红铅损益篇,论述了方士采红铅以接命之理;善养篇,论述了调四时则病不生,不调四时则病必作,及养阳而不损于阴,养阴而不损于阳。书中所论,简明扼要,对于中医学术研究和理论探讨,有一定参考价值。现有清精抄本,1984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375093
这书说什么治病方子,但翻来翻去觉得不对劲。里面有些药现在根本找不到,用法也写得模模糊糊。作者说是集验,可到底验没验过谁也不知道。最奇怪的是有些方子现在看完全没道理,比如发烧让人喝符水。古人信这个我能理解,可为什么要当成正经医术传下来?可能当时真有人靠这个活命,但放到今天只觉得困惑。书是好书,就是不知道该怎么用。
集验方
知书房
集验方
姚僧垣
知书客591182
实用,治病之典范。治病能用,养生能用,家家能用。晴天可读,雨天也可读。老人可收藏,年轻人也可收藏。身体不适时要看,身体健康时也要看。吃药不如懂药,懂药不如用对药。这本书里全是真实有效的方子。照着做就有效果。学习一点,受用一生。关键是行动。
集验方
知书房
集验方
姚僧垣
知书客103794
怪哉,这部医书怎生如此难解?翻来覆去,横竖都看不分明。似懂非懂间,暗藏玄机,偏又抓不住要领。前人智慧甚深,今人竟难窥其门径。病时翻阅,晕头转向;愈时研读,依旧懵懂。良方在前,却如雾里看花;妙法虽具,总似隔靴搔痒。叹息之余,更觉古人医术之精微。欲求上乘之道,奈何智识不逮,徒呼负负!
集验方
知书房
集验方
姚僧垣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