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35383
2025年09月03日
"外有三军之哗,内有道旁之窘,卧薪尝胆,犹惧不济。"
美芹十论
知书房
美芹十论
辛弃疾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三略
知书房
三略
黄石公 著
《三略》原称《黄石公三略》,是中国古代的一本著名兵书。属于道家兵书,与《六韬》齐名。 此书侧重于从政治策略上阐明治国用兵的道理,不同于其他兵书。它是一部糅合了诸子各家的某些思想,专论战略的兵书。南宋晁公武称其:“论用兵机之妙、严明之决,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易亡。”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被当时武学必读书《武经七书》编入。目前,该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将领必读的书籍之一。
太公阴谋
知书房
太公阴谋
吕尚 著
《隋书·经籍志》子部兵家类著录:“《太公阴谋》一卷。”撰者自注云:“梁六卷。梁又有《太公阴谋》三卷,魏武帝解。”盖《太公阴谋》梁时尚有六卷,而撰修《隋志》时只剩一卷。云“梁又有《太公阴谋》三卷,魏武帝解”乃魏武帝《解〈太公阴谋〉》三卷。该书乃战国后期齐国稷下学者伪托姜太公(姜尚)所作的一部兵书。《汉志》的《诸子略》道家(刘歆《七略》入《兵书略》)著录:“《太公》二百三十七篇,《谋》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兵》即《太公六韬》,《言》即《太公金匮》,《谋》即《太公阴谋》。“兵事”之权谋当然秘密,自然其“谋”可称为“阴谋”(“阴”的古义有隐晦、秘密之义),如《战国策·秦策》二:“张仪反(返)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史记·吕不韦列传》:“太后乃阴厚使主腐者吏,诈论之,拔其须眉为宦者,遂得侍太后。”上条论证《六韬》为战国后期齐国稷下学者伪托姜太公之作,从原则上说那些证据也是考证《太公阴谋》的证据。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十一于辨证《六韬》中云:“《汉志》著录之例,只以著书之人题其书,而不别著书名,《老子》不名《道德经》,《淮南》不名《鸿烈》,《蒯子》不名《雋永》,故《太公》之书不名《六韬》《阴谋》《金匮兵法》等也,至《隋志》乃著之耳。”其言甚是。唐元和(公元806—820年)前后马总摘编《意林》有《太公六韬》六卷、《太公金匮》二卷,而无《太公阴谋》,盖经安史之乱而亡佚。清人汪宗沂辑有《太公兵法逸文》一卷。其中有注明为《太公阴谋》之逸文者。
兵法二十四篇
知书房
兵法二十四篇
诸葛亮 著
《兵法二十四篇》是重要的蜀汉军事著作之一。原有二十四篇,但现在其中的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现已失传。据说为三国时期蜀汉名相诸葛亮晚年时所著,上面记载了诸葛亮几十年来行军打仗,治国安邦的经验。在五丈原之战中,诸葛亮在死前曾将此书和造用“连弩”之法等毕生所学传授给了姜维,使姜维成为了诸葛亮最有力的继承人。
精选书评
知书客241226
辛弃疾的《美芹十论》被后人捧得很高。但是仔细看内容,那些策略真的有用吗?他提出收复中原的方法,听起来很好,实际上都是空谈。南宋的军队根本打不过金兵,这些建议就像纸上谈兵。辛弃疾自己也没能带兵打胜仗,说明他的理论不切实际。还有人说他是爱国志士,可是写文章和真正做事是两回事。他的主张看起来很厉害,但最后什么都没改变。
美芹十论
知书房
美芹十论
辛弃疾
知书客719883
练兵宝书,武学精华。入门可学,精通可用。打仗前要看,打仗后也要看。军官能学,士兵也能学。顺境时该读,逆境时更该读。练武不如练心,练技不如练胆。练兵之道,存乎一心!这本书不光是教人打仗,更是教人做人。照书上说的练,准没错。多读几遍总会有新收获。真正的武者,就该这么练。
练兵实纪
知书房
练兵实纪
戚继光
知书客444223
读此典籍,方能领悟谋略之道的真谛,实为行走世间的处世良方。每每翻阅都能获得新的启发,细品其中纵横捭阖的智慧,方知古人早已将处世之道写得明明白白。这本书教会我们如何洞察世事,如何把握人心,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大势中把准自己的位置。
鬼谷子注
知书房
鬼谷子注
陶弘景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