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18091
2025年09月04日
说来真是让我感到骄傲,直到今年30岁才真正读完了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这本书让我明白为什么它能成为儒家经典。书中的思想很深刻,没有一句废话。论证很严密,每个观点都说得清清楚楚。道理很通透,读起来让人豁然开朗。结构很完整,从头到尾都紧扣主题。 回想以前,我总觉得这类古籍太难懂,现在才知道是我自己水平不够。这明明就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和政治学著作。书里提出的"天人感应"和"大一统"思想,直到今天都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最让我佩服的是董仲舒的治国理念。他说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改变了中国历史。他主张的"德主刑辅"到现在都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他提出的"三纲五常"奠定了传统社会的道德基础。这些思想之所以能流传两千多年,是因为它们确实说到了根本。 董仲舒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把儒家学说变成了国家意识形态。如果没有他,儒家可能不会成为正统思想。正是因为他,孔子学说才能在汉武帝时期得到尊崇。这让我想到,一个读书人的理想就应该是这样,用自己的学问来影响国家。
春秋繁露
知书房
春秋繁露
董仲舒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体论
知书房
体论
杜恕 著
杜氏《体论》四卷,魏幽州刺史杜恕撰旧、新《唐志》同。恕字务伯,晋征南大将军杜预之父也。官御史中丞,出刺幽州,以斩鲜卑小子一人为程喜所劾,免为庶人,徙章武。阮武谓恕曰:「今向闲暇,可潜思成一家言。」遂著《体论》八篇,又著《兴性论》一篇。嘉平四年卒于徙所,《魏志》有传。八篇者,一曰《君》,二《臣》,三《言》,四《行》,五《政》,六《法》,七《听察》,八《用兵》;四卷者,卷凡二篇,其书盖亡于唐末,《群书治要》载有六千余言,不著篇名,审观知是《君》、《臣》、《行》、《政》、《法》、《听察》六篇,其余《言》篇、《用兵》篇略见《御览·六帖》,而《意林》以《自叙》终焉。今录出校定为一卷。恕又有《笃论》,别载于后。嘉庆二十年岁次乙亥二月既望。
中说
知书房
中说
王通 著
一名《文中子》。为隋末名儒王通子福郊、福畤仿《论语》体例,集通生前言论,以问答形式整理而成。今有宋阮逸注十卷本。分《王道》、《天地》、《事君》、《周公》、《问易》、《礼乐》、《述史》、《魏相》、《立命》、《关朗》十篇。其哲学思想确认天、地、人为“三才”,“天者统元气焉”,“地者统元形焉”,“人者统元识焉”,但又相信“天神”、“地祇”的存在。认为治乱、穷达、凶吉都有命,“君子畏之”,又认为吉凶祸福,惟人自召,在人自取。矛盾之处很多。政治思想的核心是“明王道”,抨击现实社会暴政,依据孟子仁政学说,提出要统治者“遗身”(即至公无私)、“推诚”,盼望重建王道政治。主张儒、佛、道三教归一,但以儒家为主。并希望恢复分封制和井田制。王通在《中说》中提出的思想是宋代理学的先声。后人因其中所记王通门人多隋唐间大臣,年龄与事实不符,或疑其为伪作,虽不尽然,但其中有夸饰之词,则为事实。中统 元世祖年号(1260—1264)。凡五年。
处世悬镜
知书房
处世悬镜
傅昭 著
《处世悬镜》是一本教人如何为人处世的经典古书。行为上,识为先;藏者盛,舍者得;曲为聪,止为智;忍为要,厚者成;信者无敌。世事无常,先求退安而后致荣达。
精选书评
知书客438274
"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构建的这套天人感应的哲学体系,以其恢弘的宇宙观与严密的逻辑推演,将秦汉之际的政治伦理提升至形而上学的高度,其"大一统"理论对两千年来中国政治思想的塑造,犹如北斗之于夜行人,虽时移世易,仍不失为理解传统中国政治哲学的一把关键钥匙。
春秋繁露
知书房
春秋繁露
董仲舒
知书客929999
翻开《春秋繁露》,字里行间透出董仲舒的苦心。世人多盯着"天人感应"的大道理,我却在意他的另一面。他写这本书时已经在江都王手下当老师,远离朝廷,却还在为治国操心。一个被贬的学者,仍想着怎么用学问帮天下人,这份执着最难。看着他用阴阳五行解释人间百态,总觉得有些悲凉。皇帝用他的学说,却未必真懂他的心。
春秋繁露
知书房
春秋繁露
董仲舒
知书客536539
巨著,儒家之大成!妙极、绝极、精极!可通读,可摘句,可知意,可察微。取舍自如,进退随心。王侯可得其道,布衣亦明其理。礼崩乐坏时当读,太平盛世更当读。求神不如敬神,敬神不如修身。此篇乃修身之谛!洋洋数万言,字字皆珠玑,董公以大智慧为后世开蒙启智,使我华夏文明得以薪火相传。读之如饮甘露,如闻天籁,快然自足,岂不快哉!
春秋繁露
知书房
春秋繁露
董仲舒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