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62515
2025年09月03日
刘勰与钟嵘堪称中国文论史上的双子星座,面对魏晋以来文风浮华、内容空洞的创作困境,他们都试图重建文学的根基,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路径:刘勰以"原道""宗经"为旗帜,构建起体大虑周的文论体系;钟嵘则通过"直寻""滋味"之说,直指诗歌创作的本质。细读《文心雕龙》五十篇,我们不难发现,这部"笼罩群言"的巨著,既是对先秦以来文学传统的系统总结,更是对当时文坛积弊的一剂良药。 当骈文创作陷入"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的形式主义泥潭时,刘勰以其特有的历史眼光,将文学重新锚定在"道"与"经"的基石上。《文心雕龙》开篇三章"原道""征圣""宗经",看似在重复儒家文论的陈言,实则暗含深意——他试图在玄风炽盛的南朝,为文学找回那个被遗忘的精神家园。每每读到"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这样的句子,总让人感慨:在那个价值混乱的时代,竟还有人如此执着地守护着文学的尊严。 刘勰论文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神思》篇谈创作心理,《情采》篇论内容形式,这些探讨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最令人叹服的是,他总能在具体批评中保持理论的自觉,在系统论述中不失艺术的敏感。当他说"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理论家,更是一个深谙创作三昧的行家。 《文心雕龙》的伟大,不仅在于它体例的完备,更在于它精神的包容。刘勰既强调"宗经",又不废"变通";既重视"风骨",也讲究"声律"。这种辩证思维,使他的理论避免了钟嵘《诗品》那种非此即彼的偏执。在"文之枢纽"部分,我们感受到的是他对文学本质的深刻把握;在"论文叙笔"各章,我们惊叹于他对各类文体的精到分析。可以说,刘勰建立的是一个既开放又有核心的文论体系。 站在今天的角度重读《文心雕龙》,依然会被它的博大精深所震撼。当现代文学理论陷入各种主义之争时,刘勰那种将文学置于宇宙人生大背景下的宏观视野,反而显得格外珍贵。他对文学"通变"规律的论述,对"情采"关系的剖析,至今仍能给我们以启示。在这个意义上,《文心雕龙》不仅是中国文论的巅峰之作,更是一面映照当代文学困境的明镜。每每掩卷沉思,总不免感慨:千年之下,我们真的超越了这位隐居定林寺的文论大师吗?
文心雕龙
知书房
文心雕龙
刘勰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风骚要式
知书房
风骚要式
徐衍 著
五代或宋初诗论著作。1卷。徐衍著。书中分“君臣”、“物象”、“兴题”、“创意”、“琢磨”5“门”论诗,往往以类刺讽颂、事父事君解诗。认为诗歌创作“言虽容易,理必求险;句忌凡俗,意便质厚”,反对“情奢”、“怒张”的轻浮、浅露之作。此书最早著录于宋《秘书省四库阙书目》,题作“徐衍《风骚要试》一卷”。其他目录类书“试”均作“式”。唐释皎然、辞远均有《诗式》,又有阙名《骚雅式》,以此推之,“试”亦当作“式”。《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作“《风骚要式》一卷,徐衍述,亦未详何人。”
诗人玉屑
知书房
诗人玉屑
魏庆之 著
诗话集。南宋魏庆之编著。二十一卷。庆之字醇甫,号菊庄,建安(今属福建)人。生卒年未详。不屑科第,种菊千丛,日与骚人逸士觞咏其间。此编成书于南宋之末。分类辑录宋人诗话,有诗话总集性质。此编与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齐名,胡氏辑录北宋诸家诗话,本书着重编录南宋诸家诗话。以类分卷,编录两宋诸家诗话论诗之短札、谈片,与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体例相类。但胡著多录北宋诸家诗话,本书则着重编录南宋诸家诗话。其书一至十一卷论诗歌体裁、格律、表现手法,十二卷以后评论两汉以后有代表性的作家与作品。
诗品
知书房
诗品
钟嵘 著
钟嵘著。字仲伟。颍川长社人。生于齐梁时代。该书又名《诗评》。以评名是论作家优劣,以品称是定作家品第。后《诗品》成为定名,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论著作。全书由正文和序文两部分组成。《序》是全书总论,论述了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写作的看法以及对当时诗风的批评。正文分三品论评自两汉至齐梁诗人,每品一卷。上品十一人,中品三十九人,下品七十二人,共计一百二十二人。 “略以时代为先后”,对各家逐一品评,论其创作得失及承传关系。虽不乏见地,然强分等第,牵强附会,亦有未当。约成书于南梁天监十二年(513)后。通行有《四部备要》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陈延杰的注本《诗品注》。
精选书评
知书客849883
《文心雕龙》堪称中国文论巅峰,刘勰以非凡智慧构建了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至今仍闪耀着夺目光芒。这部作品不仅系统阐述了文学创作规律,更展现了作者宏阔的文学视野和深厚的人文素养。读其文如见其人,字里行间流露着刘勰对文学的赤诚热爱与独到见解。
文心雕龙
知书房
文心雕龙
刘勰
知书客373274
文心雕龙,千古文章之圭臬!妙哉、绝哉、神哉!可精读细品,可泛览粗观,可作枕边书,可当案头册。挥毫泼墨时宜读,枯坐冥想时亦宜读。鸿儒能得其奥妙,白丁亦能获其真趣。文思枯竭时当读,才思泉涌时更当读。作文不如知文,知文不如通文。通文之道,尽在此中!
文心雕龙
知书房
文心雕龙
刘勰
知书客991669
这部书看起来很高深,其实没什么用。写文章的人看不懂,不写文章的人更看不懂。古人说的话,现在的人怎么用得上?它说要这样写那样写,可是现在谁还按这个来?说它是经典,但经典不一定都正确。有些人觉得它好,是因为他们不敢说不好。书里讲的道理,随便找本现代写作书都比它清楚。花时间读这个,不如去写几篇文章练练手。
文心雕龙
知书房
文心雕龙
刘勰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