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73274
2025年06月30日
文心雕龙,千古文章之圭臬!妙哉、绝哉、神哉!可精读细品,可泛览粗观,可作枕边书,可当案头册。挥毫泼墨时宜读,枯坐冥想时亦宜读。鸿儒能得其奥妙,白丁亦能获其真趣。文思枯竭时当读,才思泉涌时更当读。作文不如知文,知文不如通文。通文之道,尽在此中!
文心雕龙
知书房
文心雕龙
刘勰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风骚要式
知书房
风骚要式
徐衍 著
五代或宋初诗论著作。1卷。徐衍著。书中分“君臣”、“物象”、“兴题”、“创意”、“琢磨”5“门”论诗,往往以类刺讽颂、事父事君解诗。认为诗歌创作“言虽容易,理必求险;句忌凡俗,意便质厚”,反对“情奢”、“怒张”的轻浮、浅露之作。此书最早著录于宋《秘书省四库阙书目》,题作“徐衍《风骚要试》一卷”。其他目录类书“试”均作“式”。唐释皎然、辞远均有《诗式》,又有阙名《骚雅式》,以此推之,“试”亦当作“式”。《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作“《风骚要式》一卷,徐衍述,亦未详何人。”
诗品
知书房
诗品
钟嵘 著
钟嵘著。字仲伟。颍川长社人。生于齐梁时代。该书又名《诗评》。以评名是论作家优劣,以品称是定作家品第。后《诗品》成为定名,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论著作。全书由正文和序文两部分组成。《序》是全书总论,论述了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写作的看法以及对当时诗风的批评。正文分三品论评自两汉至齐梁诗人,每品一卷。上品十一人,中品三十九人,下品七十二人,共计一百二十二人。 “略以时代为先后”,对各家逐一品评,论其创作得失及承传关系。虽不乏见地,然强分等第,牵强附会,亦有未当。约成书于南梁天监十二年(513)后。通行有《四部备要》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陈延杰的注本《诗品注》。
升庵诗话
知书房
升庵诗话
杨慎 著
诗话。明人杨慎(1488—1559)撰。十四卷。《升庵诗话》常于词章韵律的考订和诗篇诗句的品鉴中提出一些精辟的理论观点。例如,杨慎称赞王维诗“含不尽之意”、王粲诗“涵蓄蕴藉”、杜牧诗“殊有含蓄”、薛涛诗“有讽谕而不露,得诗人之妙”、杜甫《赠花卿》诗“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等等,表明他倡导诗须有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的意境创造。不满李梦阳、何景明等七子的拟古蹈袭之弊,强调诗歌是诗人的性情之作,“是发诸性情而协于音律,非先协音律而后发性情也”(《李前渠诗引》),重视诗人的才与学。主张向历代诗歌学习,特别是向六朝和唐代优秀诗歌学习,对宋诗也给予了重视和肯定。慎有《古今风谣》已著录。此编向无善本,刻入《升庵文集》为八卷,刻入《升庵外集》为十二卷,有刻入《丹铅总录》为四卷,《函海》又载十二卷及补遗三卷。卷帙异数,各有详略,前后异次,此有彼无。文字之讹,各本皆然。
精选书评
知书客524877
翻阅《文心雕龙》,很多人赞叹刘勰的文学理论造诣。我却注意到他身处南朝动荡年代,依然能潜心著述。换作普通人,可能早就随波逐流了。这种专注更让人佩服。书里讲创作要"情采芬芳",其实刘勰自己就是例子。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乱世中也能守住精神家园。看到这点,我才明白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内容,还在于作者的人格力量。
文心雕龙
知书房
文心雕龙
刘勰
知书客216014
有人从《文心雕龙》里看到"神与物游"的创作境界。有人读出"情采芬芳"的文学追求。而我翻开这本书,感觉刘勰就坐在对面,一字一句教我写文章。他告诉我什么是好文章,为什么有些文章能流传千年。这本书不只是讲写作技巧,更是讲怎样用文字表达真心。一千多年过去了,我们现在写东西遇到的难题,古人早就说透了。
文心雕龙
知书房
文心雕龙
刘勰
知书客991669
这部书看起来很高深,其实没什么用。写文章的人看不懂,不写文章的人更看不懂。古人说的话,现在的人怎么用得上?它说要这样写那样写,可是现在谁还按这个来?说它是经典,但经典不一定都正确。有些人觉得它好,是因为他们不敢说不好。书里讲的道理,随便找本现代写作书都比它清楚。花时间读这个,不如去写几篇文章练练手。
文心雕龙
知书房
文心雕龙
刘勰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