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21318
2025年09月04日
最近重读刘勰的《文心雕龙》,像是遇见一位睿智的老友。说来惭愧,学生时代读这部著作只觉得是艰深晦涩的论文,如今再读,却品出了醇厚的滋味。这本书总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说的"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原来早在一千五百年前,刘勰就已经把文学创作的奥秘说得如此透彻。 神思篇里讲"思理为妙,神与物游",这八个字简直道破了创作的天机。我常觉得,写作就像是与另一个自己对话的过程。有时候坐在电脑前,手指悬在键盘上,思绪却像断了线的风筝。而刘勰告诉我们,要让自己与天地万物产生共鸣,让思维自由遨游。这让我想起去年在西湖边散步时,突然想到一个绝妙的比喻——那种顿悟的喜悦,正是"神与物游"的最佳注解。 最打动我的是刘勰对"风骨"的论述。"风"是文章的气韵,"骨"是文章的架构,二者缺一不可。这让我反省自己过去的写作:有时过分追求辞藻华丽,结果内容空洞;有时又太过直白,失去了文学的美感。刘勰就像一位严厉又慈祥的老师,提醒我们在创作时要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 《文心雕龙》最珍贵的地方在于,它不仅是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更是一部人生哲学。读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常常会心一笑——这不正是在说生活本身吗?我们看世界的眼光,决定了世界呈现给我们的样子。这种东方式的智慧,比西方那些枯燥的写作教程要高明得多。 现在每次提笔写作前,我都会下意识地翻翻《文心雕龙》。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创作的道路。有趣的是,越是深入研读,就越发现这部著作的现代性。刘勰谈论的不仅是骈文律诗,更是所有优秀文字的共同特质。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样的智慧,来守护文字的本真。
文心雕龙
知书房
文心雕龙
刘勰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词源
知书房
词源
张炎 著
《词源》这是一部有影响的词论专著,著者张炎(1248~132?)。此书分为制曲、句法、字面、虚、清空、意趣、用事、咏物、节序、赋情、令曲、杂论等十三部分。上卷是音乐论,其论词律尤为详赡;下卷为创作论,所论多为词的形式。
升庵诗话
知书房
升庵诗话
杨慎 著
诗话。明人杨慎(1488—1559)撰。十四卷。《升庵诗话》常于词章韵律的考订和诗篇诗句的品鉴中提出一些精辟的理论观点。例如,杨慎称赞王维诗“含不尽之意”、王粲诗“涵蓄蕴藉”、杜牧诗“殊有含蓄”、薛涛诗“有讽谕而不露,得诗人之妙”、杜甫《赠花卿》诗“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等等,表明他倡导诗须有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的意境创造。不满李梦阳、何景明等七子的拟古蹈袭之弊,强调诗歌是诗人的性情之作,“是发诸性情而协于音律,非先协音律而后发性情也”(《李前渠诗引》),重视诗人的才与学。主张向历代诗歌学习,特别是向六朝和唐代优秀诗歌学习,对宋诗也给予了重视和肯定。慎有《古今风谣》已著录。此编向无善本,刻入《升庵文集》为八卷,刻入《升庵外集》为十二卷,有刻入《丹铅总录》为四卷,《函海》又载十二卷及补遗三卷。卷帙异数,各有详略,前后异次,此有彼无。文字之讹,各本皆然。
诗人玉屑
知书房
诗人玉屑
魏庆之 著
诗话集。南宋魏庆之编著。二十一卷。庆之字醇甫,号菊庄,建安(今属福建)人。生卒年未详。不屑科第,种菊千丛,日与骚人逸士觞咏其间。此编成书于南宋之末。分类辑录宋人诗话,有诗话总集性质。此编与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齐名,胡氏辑录北宋诸家诗话,本书着重编录南宋诸家诗话。以类分卷,编录两宋诸家诗话论诗之短札、谈片,与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体例相类。但胡著多录北宋诸家诗话,本书则着重编录南宋诸家诗话。其书一至十一卷论诗歌体裁、格律、表现手法,十二卷以后评论两汉以后有代表性的作家与作品。
精选书评
知书客373274
文心雕龙,千古文章之圭臬!妙哉、绝哉、神哉!可精读细品,可泛览粗观,可作枕边书,可当案头册。挥毫泼墨时宜读,枯坐冥想时亦宜读。鸿儒能得其奥妙,白丁亦能获其真趣。文思枯竭时当读,才思泉涌时更当读。作文不如知文,知文不如通文。通文之道,尽在此中!
文心雕龙
知书房
文心雕龙
刘勰
知书客216014
有人从《文心雕龙》里看到"神与物游"的创作境界。有人读出"情采芬芳"的文学追求。而我翻开这本书,感觉刘勰就坐在对面,一字一句教我写文章。他告诉我什么是好文章,为什么有些文章能流传千年。这本书不只是讲写作技巧,更是讲怎样用文字表达真心。一千多年过去了,我们现在写东西遇到的难题,古人早就说透了。
文心雕龙
知书房
文心雕龙
刘勰
知书客991669
这部书看起来很高深,其实没什么用。写文章的人看不懂,不写文章的人更看不懂。古人说的话,现在的人怎么用得上?它说要这样写那样写,可是现在谁还按这个来?说它是经典,但经典不一定都正确。有些人觉得它好,是因为他们不敢说不好。书里讲的道理,随便找本现代写作书都比它清楚。花时间读这个,不如去写几篇文章练练手。
文心雕龙
知书房
文心雕龙
刘勰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