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最近重读刘勰的《文心雕龙》,像是遇见一位睿智的老友。说来惭愧,学生时代读这部著作只觉得是艰深晦涩的论文,如今再读,却品出了醇厚的滋味。这本书总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说的"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原来早在一千五百年前,刘勰就已经把文学创作的奥秘说得如此透彻。 神思篇里讲"思理为妙,神与物游",这八个字简直道破了创作的天机。我常觉得,写作就像是与另一个自己对话的过程。有时候坐在电脑前,手指悬在键盘上,思绪却像断了线的风筝。而刘勰告诉我们,要让自己与天地万物产生共鸣,让思维自由遨游。这让我想起去年在西湖边散步时,突然想到一个绝妙的比喻——那种顿悟的喜悦,正是"神与物游"的最佳注解。 最打动我的是刘勰对"风骨"的论述。"风"是文章的气韵,"骨"是文章的架构,二者缺一不可。这让我反省自己过去的写作:有时过分追求辞藻华丽,结果内容空洞;有时又太过直白,失去了文学的美感。刘勰就像一位严厉又慈祥的老师,提醒我们在创作时要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 《文心雕龙》最珍贵的地方在于,它不仅是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更是一部人生哲学。读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常常会心一笑——这不正是在说生活本身吗?我们看世界的眼光,决定了世界呈现给我们的样子。这种东方式的智慧,比西方那些枯燥的写作教程要高明得多。 现在每次提笔写作前,我都会下意识地翻翻《文心雕龙》。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创作的道路。有趣的是,越是深入研读,就越发现这部著作的现代性。刘勰谈论的不仅是骈文律诗,更是所有优秀文字的共同特质。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样的智慧,来守护文字的本真。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
刘勰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