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59339
2025年07月03日
秋夜灯下读《於陵子》竟,掩卷茫然。此书杂糅黄老之言,间参儒墨之说,忽而尚清静,忽而崇仁义,令人莫知所从。其文辞简奥,意旨幽微,读之如雾里看花,终不得其真趣。昔人谓此书为陈仲子所作,然细味其言,竟不知是圣是仙,抑或狂者邪?一册薄书,三日夜竟不能尽解。甲午寒露后三日,倦客记于西窗灯下。
於陵子
知书房
於陵子
陈仲子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鹖冠子
知书房
鹖冠子
鹖冠子 著
三卷。据 《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说《鹖冠子》一书内容广博,思想宏富。在《天则篇》、《王铁篇》中,阐述的是黄老思想;在 《学问篇》、《度万篇》中,说得是道、法两家之见;在《赵武灵王》、《世兵》等篇目中,是关于兵家的言论。此外,该书还具有浓厚的阴阳五行学思想,这在《泰灵篇》辨水火,《天权篇》“绝道之纪,乱天之文,干音之谓违物之情,天之不纲,其咎躁凶” 中得到反映。《四库全书》将其列入杂家类是很恰当的。关于《鹖冠子》一书的真伪及成书年代,自汉以后,就争论不休。北朝的刘勰、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陆佃,明代的宋濂、胡应麟、清代的俞樾、颐煊、孙诒让等人都提出了独到见解。清人姚际恒在 《古今伪书考》中,断定为伪书。近年来,随着山东临沂银雀山汉代文物的出土,有人据以考证,认为,《鹖冠子》源出秦汉而确保其一部分古论。当然,这些观点还有待于进一步论证。关于《鹖冠子》的篇数,自 《隋书·经籍志》以下皆作三卷,韩愈记十六篇,陆佃注本为十九篇。其主要版本有:聚珍板本,别六子全书本,绵眇阁本,子汇本,明朱养纯刊本,明刊十行本,闽覆聚珍本,明弘治丙辰杨一清本,明四子本,盛意园藏明刊本二卷,源出宋本,十行十九字。恽薇孙家见明活字本三卷,半页十行,行二十字,注大字低一格,板心有碧云或弘治年或活字本三字,乾隆题诗一首,馆臣有跋。明天启刊本,九子本,《十子全书》本,《诸子汇函》本,《子书百种》本,瓶花斋本,《四部丛刊》 本、《四库全书》本等。
列子
知书房
列子
列御寇 著
《列子》又名《冲虚经》、《冲虚真经》,是道家重要典籍,相传由郑人列御寇所著。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等八篇,每一篇均由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其中较为人熟悉的包括“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亡?者(亡?意邻)”、“歧路亡羊”等。书中许多寓言都带有足以警世的教训,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子华子
知书房
子华子
子华子 著
二卷。旧本题晋人程本 (约前380—前320)撰。关于程本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极为简略。据 《吕氏春秋·贵生篇》记载:“韩魏相与争侵地,子华子见昭厘,曰两臂重于天下,身又重于两臂。韩之轻于天下远,今所争轻于韩又远,奈何愁身伤生以忧之?”又《庄子·则阳》篇称:“魏䓨与田侯午约,田侯背之,犀首请伐齐,华子闻而丑之,惠施乃见戴晋人。”据此可见,大约子华子与韩昭侯、魏惠王同时人,先秦时代有《子华子》这部著作。及至汉代,班固作《汉书》,刘向校订诸书,咸有序文,而此文独不类,可知汉代该书已亡佚。及至南宋,《子华子》刊版于会稽,晁公武以其多用字,指为元丰后举子所作。近人顾颉刚在《诸子辨》中列举四条证据,推断其为伪书。这四条证据为:书中有 “秦襄公方启西戎,子华子观政于秦”; 又稽庄周所载子华子事,云 “见韩昭侯”,二者前后相差二百余年,不可信一。《孔子家语》言:“孔子遭齐程子于郯。”而今书 《子华子》自谓:“程之宋君受封于周,后十一世国并于温”。程本商季文王之所宅,在西周内当为畿内小国。温者,晋邑小国,两地相隔远迩,亦在可疑二。后序称子华子为鬼谷子师;鬼谷,战国时纵横家,而今书反类道家之言,其不可知三。刘向校订古籍,该书不在此列,不可知四。清人在修《四库全书》时,也认为《子华子》一书“出自近世能言之流,实为公论”。此书虽为伪书,但由于其“文虽稍涉曼衍,而纵横博辩,有致理文彩,堪称伪书中之上品。这对于研究古代伪书的发展和演变有重要参考价值。《子华子》现存的版本很多,主要有:绵眇阁本,别六子全书本,子汇本,明刊十行本及八行本。《墨海金壶》本,《珍丛别录》本,近人刊《二十二子》本,明嘉靖刊《五子》本,《道藏》本,《子书百种》本,明弘治丙辰杨一清校刊 《五子》本,《四库全书》本等。
精选书评
知书客246527
有人读《於陵子》看到的是"宁为清白之鬼,不为污浊之人"的浩然正气。有人体会到"不食嗟来之食"的骨气。我读这本书时,感觉陈仲子就像坐在对面和我说话,告诉我做人要有底线。他用简单的话讲明白什么是对错。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更需要学习这种坚持原则的精神。古代圣贤留下的智慧,在今天依然能给我们指引。
於陵子
知书房
於陵子
陈仲子
知书客849935
暮春时节偶得《於陵子》,灯下把玩旬日而竟。其文颇类《韩非子》,而意气稍平;言理近乎《淮南》,而机锋稍钝。十二篇中,偶有警策之语闪烁其间,譬若沙中金屑,令人击节。然整体未脱战国策士窠臼,铺陈过甚而精义不稠,终难跻身诸子第一流。唯"贵生""明分"二章独出机杼,差可玩味。壬寅四月,雨窗漫记。
於陵子
知书房
於陵子
陈仲子
知书客652056
《於陵子》这本书让人看不懂。作者写了什么,想说什么,我都不知道。书里的话很简短,道理很深,可就是抓不住重点。有时候好像懂了,仔细一想又糊涂了。有人说这是本讲修身养性的书,但我觉得更像一本谜语集。古人写的书就是这样,明明在眼前,却像隔了层雾。我想认真读,可读了半天还是迷茫。也许是我的问题,也许是书的问题。
於陵子
知书房
於陵子
陈仲子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