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08890
2025年07月05日
"命自我立,福自己求"——《了凡四训》用一场个人命运的修行实验,为每颗躁动不安的现代心灵开辟了破茧重生的精神路径。这部明代家训以平实笔触解构宿命论的桎梏,在科举仕途的叙事外壳下,藏着对现代人依然有效的生命密码:当我们把道德的尺度归还给心灵,命运就变成了可以重新编程的开放式文本。
了凡四训
知书房
了凡四训
袁黄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神灭论
知书房
神灭论
范缜 著
南朝齐梁时无神论思想家范缜的论战之著。范缜(约450~510)字子真,河南人。出身寒微,性情率直,“好危言高论”,不畏权势。齐梁两朝,先后任尚书殿中郎、尚书左丞等职。早年,曾在南齐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发表反对佛教因果报应的言论,退而著《神灭论》。其基本论点是“形神相即”和“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以此推论,人的形体与精神的关系乃是“质”和“用”的关系。“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正如刀刃与锋利的关系一样,刀刃没有了,锋利也就谈不上了。作者还对佛教加以指责,认为“浮屠害政,桑门蠹俗”。南北朝期间佛教盛行,南朝皇帝和世家豪族大都奉佛。寺院林立,僧徒云集,迷信成风,误国害民。《神灭论》一出,“朝野喧哗”。萧子良“集僧难之,而不能屈”,又派人以高官相诱,范缜则断然表示决不“卖论取官”。后来梁武帝萧衍奉佛教为国教,又组织64人发表75篇文章对《神灭论》进行再次围攻,还亲自写了《敕答臣下神灭论》,指责其“妄作异端”、“违经背亲”,并以命令语气说:“言语可息(不要再坚持了)!”但范缜仍然“辩摧众口”,不为所屈。结果,被流放岭南。《神灭论》将中国古代唯物主义传统和无神论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
朱子语类
知书房
朱子语类
黎靖德 著
理学著作。宋朱熹著,黎靖德编。是朱熹讲学语录的汇集。又名《朱子语录》。一百四十卷。朱熹一生从事讲学,门人对他的讲话和答问各有所记。朱熹死后,门人对这些记录进行汇辑刊刻,有多种版本,详略不一。其中主要有建州、饶州、池州所刊三种《语录》,徽州、眉州所刊两种《语类》,称为三录二类,同时流行。然互有出入,未尽完善。南宋末年,黎靖德参校以上五种书,除去重复谬误1151条,然后以类相附,名为《语类大全》。分为《理气》、《性理》、《鬼神》、《学》等二十六门,对孔子、孟子、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等均有论述。对《乐》、《礼》、《春秋》、《孝经》、《诗》、《书》、《易》、《四书》也有解说。内容涉及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史学等方面,是研究朱熹思想的重要资料。该书集中论述了朱熹“理在气先”的世界观,认为“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卷一)。还论证了“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人性论观点,指出“人之所以生,理与气合而已”(卷四)。着重强调“天理人欲之辨”,鼓吹二程提出的“去人欲,存天理”的道德说教,“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卷十二)。书中还有不少辩证法思想,把一分为二表述为一个无穷的过程。还揭示了矛盾对立的普遍性,认为天下之物,“有阴便有阳,有仁便有义,有善便有恶,有语便有嘿(默),有动便有静”(卷九十五)。此书内容十分丰富,虽不是朱熹所定,但反映了朱熹学说的“大要”及基本思想。有《四库全书》本,《西京清麓丛书正编》本,《刘氏传经堂丛书》本,中华书局1986年点校本。
弟子规
知书房
弟子规
李毓秀 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约作于康熙年间 ;后经贾存仁(一说贾有仁)修订改编,命名为《弟子规》。该文共为五个部分,其首章“总叙”将孔子的话,用三字句改编而成,正文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共四个部分,进行了具体、通俗的闸释 ;主要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处世、求学时应有的礼仪规范。清朝时,《弟子规》被朝廷高度重视,将其定为幼学必读教材,并将其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的读物
精选书评
知书客242546
袁黄的《了凡四训》读来真让人感慨。他一生信命,后来却明白命由己造。这种转变很真实,也很震撼。书中讲积善改命,道理简单,但做起来难。他写自己如何一步步改变命运,细节具体,让人信服。最触动的是他那种踏实的态度,不夸大,不虚浮。现在的书太多空话,反而这种平实的文字更有力量。读完觉得,命运或许真有转机,关键看人自己怎么选。
了凡四训
知书房
了凡四训
袁黄
知书客726672
在静安寺附近的书店重读《了凡四训》,旁人总赞袁了凡劝善改命之智,我却为云谷禅师点化凡愚的耐心震动。这世上最难得的,不是教人向善的箴言,而是愿意等待一个执迷者醒悟的慈悲。多少人捧着改命之说趋吉避凶,却忘了最难改的其实是那颗急功近利的心。今人读善书如服药,只求速效,哪知云谷当年与了凡对坐三日,等的就是那灵光乍破的机缘。
了凡四训
知书房
了凡四训
袁黄
知书客662218
在书店随手翻到《了凡四训》,很多人说这是改命的书。我看完觉得最打动人的不是改命的方法,而是了凡面对命运的态度。他认命但不认输,坚持行善却不求回报。现在的人动不动就想逆天改命,却连一件小事都坚持不下来。相比之下,了凡那种踏实做人的劲儿,倒是更值得我们想想。命运这事,可能真不是靠几句话就能改变的。
了凡四训
知书房
了凡四训
袁黄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