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11249
2025年09月03日
黔娄其人,真正做到了"一箪食,一瓢饮"的贤者境界。《黔娄子》以农耕为喻谈治国,看似朴素却暗含大智慧,这般接地气的思想在先秦诸子中实属难得。最动人的是书中"安贫乐道"的主张,这不仅是哲学思考,更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态度。读罢方知,治国大道不在庙堂之高,恰在桑麻之间。这般平实论政的风格,倒让我想起后世范仲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情怀,皆是忧国忧民的真性情。
黔娄子
知书房
黔娄子
黔娄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子华子
知书房
子华子
子华子 著
二卷。旧本题晋人程本 (约前380—前320)撰。关于程本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极为简略。据 《吕氏春秋·贵生篇》记载:“韩魏相与争侵地,子华子见昭厘,曰两臂重于天下,身又重于两臂。韩之轻于天下远,今所争轻于韩又远,奈何愁身伤生以忧之?”又《庄子·则阳》篇称:“魏䓨与田侯午约,田侯背之,犀首请伐齐,华子闻而丑之,惠施乃见戴晋人。”据此可见,大约子华子与韩昭侯、魏惠王同时人,先秦时代有《子华子》这部著作。及至汉代,班固作《汉书》,刘向校订诸书,咸有序文,而此文独不类,可知汉代该书已亡佚。及至南宋,《子华子》刊版于会稽,晁公武以其多用字,指为元丰后举子所作。近人顾颉刚在《诸子辨》中列举四条证据,推断其为伪书。这四条证据为:书中有 “秦襄公方启西戎,子华子观政于秦”; 又稽庄周所载子华子事,云 “见韩昭侯”,二者前后相差二百余年,不可信一。《孔子家语》言:“孔子遭齐程子于郯。”而今书 《子华子》自谓:“程之宋君受封于周,后十一世国并于温”。程本商季文王之所宅,在西周内当为畿内小国。温者,晋邑小国,两地相隔远迩,亦在可疑二。后序称子华子为鬼谷子师;鬼谷,战国时纵横家,而今书反类道家之言,其不可知三。刘向校订古籍,该书不在此列,不可知四。清人在修《四库全书》时,也认为《子华子》一书“出自近世能言之流,实为公论”。此书虽为伪书,但由于其“文虽稍涉曼衍,而纵横博辩,有致理文彩,堪称伪书中之上品。这对于研究古代伪书的发展和演变有重要参考价值。《子华子》现存的版本很多,主要有:绵眇阁本,别六子全书本,子汇本,明刊十行本及八行本。《墨海金壶》本,《珍丛别录》本,近人刊《二十二子》本,明嘉靖刊《五子》本,《道藏》本,《子书百种》本,明弘治丙辰杨一清校刊 《五子》本,《四库全书》本等。
通玄真经
知书房
通玄真经
计然 著
《通玄真经》即《文子》。文子学派思想尚阳。唐玄宗于天宝元年(742)诏封文子为通玄真人,尊《文子》一书为《通玄真经》,道教奉为“四子”真经之一。北魏李暹注《文子》称,计然就是文子。文子是春秋时人,属道家系统,著有《文子》一书。唐玄宗美其名曰《通玄真经》,为道教四部圣典之一。柳宗元始疑其伪,千年来遂质疑不断。1973年河北省定县八角廊村40号汉墓出土大批竹简,其中就包括《文子》一书。这段公案才告一段落。《文子·上德》篇有明显的《易传》特色。《上德》解易与《彖》、《象》为同一思想脉络的发展。
庄子注
知书房
庄子注
郭象 著
中国魏晋时期的哲学伦理学著作。作者郭象,字子玄,河南洛阳人。本书共10卷。本书首先建立了万物殊形、各自“独化”而成的理论前提,认为万物各有其性,要达到“性命全”而得“福”,就应各守其性而不能越轨。人也是这样,人的性也各不相同,有高贵与卑贱之分。这种差别是本于“自然”的,人们的尊卑贵贱之分是合情合理的。本书认为,包括刑、礼、法、德在内的整个名教都是与“我”无关、本于自然的。仁义规范和礼法制度都是变化不定的,它们只是“迹”,而不表现“真性”,因此不必遵循传统的道德规范和制度。另外,还提出了安分守己的人生观,认为人们性的贵贱是固定不变的,其遭遇都是命定的,无法支配和把握自己的前途。人们应安分守己、顺从“命”的安排。人们应追求的理想只能是“逍遥”和“坐忘”。“逍遥”之境界即为人们各尽其性,而要达到此境界就应断绝“羡欲”的念头。人要摆脱是非、生死的烦恼,就应“坐忘”、“忘年”、“忘义”等,达到“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进入无不通的最高境界。本书包含着许多糟粕性内容,是麻醉人民的精神毒品,但在一些地方也有合理的思想,如肯定了礼义、法制的变化性等,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有其一定的地位。
精选书评
知书客463744
翻检《黔娄子》的次数多了,总在字缝里察觉某种违和。人们习惯称道黔娄安贫乐道的清高,却鲜少追问:一个拒绝做官的人,为何要费心著述治国方略?那套"君不贪利,民自富足"的说教,在权贵云集的稷下学宫能换来几声冷笑?更吊诡的是,连他的死亡都成为道德表演——覆布不足竟要用斜盖,这般刻意为之的窘迫,怕是比真正的贫穷更叫人难堪。
黔娄子
知书房
黔娄子
黔娄
知书客902297
黔娄子立言质朴而意蕴深远,其所论治身治国之道,犹山间清泉,看似平淡却自有沁人心脾之效。书中崇俭德、尚淳朴,每读一札,便觉胸中尘俗为之一洗。虽言辞不事雕琢,然正因如此,反见其内在光华。余每展卷,总惊叹于古人能以如此简净之语,道尽为人为政之要。这般文字,非但可作处世箴言,更可视为养心良方,实乃传世奇书也。
黔娄子
知书房
黔娄子
黔娄
知书客274628
奇书,黔娄之绝响。酣畅、淋漓、痛快!可作箴言读,可当寓言品,字字金石,章章珠玑。得意时宜读以自省,失意时当读以明志。智者能得其深,愚者亦得其浅。功成名就时需温习,落魄潦倒时更需咀嚼。比之鸡汤,不如老酒;较之权谋,更似明镜。吾读此书三载,每有新得,恍若故友重逢,愈品愈觉其味无穷。处世之道,尽在其中矣!
黔娄子
知书房
黔娄子
黔娄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