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在长安城的书斋里,扬雄写《法言》的时候,可能觉得自己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他想用这本书来告诉人们什么是正确的道理。但是读完之后,我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这本书模仿《论语》的写法,一共十三卷。他试图用简单的问答形式来解释复杂的问题。比如关于人性,他说"人之性也善恶混"。这个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实际上什么都没说清楚。就像把水和油混在一起,看起来解决了问题,其实什么都没解决。 他批评当时流行的迷信思想,这很好。但是他自己提出的替代方案并不更好。他说要"原道""征圣",就是要回到古代圣人的道路。这等于告诉人们:现在的路走不通,但我也说不清古代的路具体该怎么走。读到这里,我越来越困惑。 最让人失望的是他对待学问的态度。他一边说要独立思考,一边又要求完全遵循圣人的话。这种矛盾贯穿全书。比如讨论治国之道时,他引用大量古人的话,然后说这就是真理。这种写法不是在教人思考,而是在教人背诵。
法言
法言
法言
扬雄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