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62555
2025年06月27日
伤寒杂病论被捧得太高了。这本书号称中医经典,实际上毛病不少。它把各种症状混在一起,诊断标准含糊不清,治疗方法也缺乏科学依据。张仲景写的时候显然没有系统的临床验证,很多方子根本经不起现代医学检验。更可笑的是,后世把它当圣旨一样供着,不敢改动一个字。医学是需要进步的,死抱着这本两千年前的老书不放,这才是真正的"伤寒"。
伤寒杂病论
知书房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集验方
知书房
集验方
姚僧垣 著
方书。据《北史》、《周书》姚僧垣传俱为12卷,或云10卷。北周姚僧垣(法卫)撰。本书久佚,原卷目已无从考详。据《外台秘要》,各卷方治大略如下:卷1,治卒心腹痛、中恶、蛊注等病;卷2,治伤寒、天行、温病、黄疸;卷3,治风癫、鬼魅、疟疾;卷4,治肺痿、肺痈、肺气不足、咳喘、奔豚等病;卷5,治虚劳、梦泄、骨热、不眠、小便数多、遗尿、诸淋、小便不利、痰饮等病;卷6,治癥瘕、宿食、哕、疝、胸腹胀满、水肿等病;卷7,治白驳、日月未至欲产等等
温病条辨
知书房
温病条辨
吴瑭 著
中医温病学著作。6卷。清吴瑭(1758~1836)著。吴瑭,字鞠通,江苏淮阴人。清著名医学家。少习儒学,后因其父及侄儿相继因病而亡,于是专心从事医学工作。曾进京参与抄写检校《四库全书》,有机会阅览明吴又可《温疫论》,大受启发,又研读前代名家之论,结合吴瑭本人的临证经验,参考叶天士在温病方面的论述,仿仲景《伤寒论》体例而作。文字简要,便于记诵。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铅印本。本书是清代温热派的名著。全书共6卷,首卷为原病篇,卷1为上焦篇,卷2为中焦篇,卷3为下焦篇,卷4为杂说,卷5为解产难,卷6为解儿难。书中所载方剂脚注炮制方法较少,但亦可看出作者善用生品、鲜品治疗温热病。
洗冤集录
知书房
洗冤集录
宋慈 著
《洗冤集录》,法医著作,又名《洗冤录》、《宋提刑洗冤集录》,4卷。南宋宋慈(惠父)著,成于淳祐七年(1247年)。全书由检验总说、验伤、验尸、辨伤、检骨等53项内容所组成;并对犯罪、犯罪侦察、保辜等有关断案、法吏检验格式程序等,亦详加论述。本书内容丰富,见解精湛,虽间有论析欠当之处,但绝大部分内容源于实践经验,是中国较早、较完整的法医学专书。后世诸法医著作多以本书为蓝本,或加注释,或予以增补,并对世界法医学的发展有过巨大贡献,曾先后译成荷兰、英、法、德等国文字。
精选书评
知书客426291
自三月中旬至六月初读毕此书,用时两月有余。重点研读了辨太阳病脉证篇与辨阳明病脉证篇,其余章节略作浏览。张仲景创立六经辨证体系,详述外感热病传变规律,确立辨证论治原则。其理法方药严谨周密,为后世临床诊疗奠定基础。至于方剂配伍之精当,用药剂量之精准,更显大家风范。壬寅初夏志于北京。
伤寒杂病论
知书房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知书客273253
在成摞的医典中翻检,《伤寒杂病论》常被捧读。多数人叹服张仲景辨证之精妙,而我独重其"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治学态度。乱世著书,非为沽名,实为活人。方剂排列如阵,证候辨析如缕,这般脚踏实地,才是真学问。今人读之,不独学其术,更当师其心。医道贵在传承,尤贵在求真,仲景此心,千载而下犹令人肃然。
伤寒杂病论
知书房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知书客423294
医道奇书,还是古旧桎梏?伤寒杂病论,捧若圭臬,却未必放之四海而皆准。倒背如流者众,真懂者几何?发汗解表未必妙,清热泻火未必高。寒热虚实之说,现代医学可验证几分?寒则温之,热则凉之,果真如此简单?先贤智慧当敬,但盲从不若思辨。医者当活读,莫要死守。用药如用兵,岂能照搬古法?开卷未必有益,读死书不如无书。
伤寒杂病论
知书房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