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47747
2025年09月04日
读顾炎武的《日知录》,需要结合儒家经典和史学著作来理解他的思考方式。顾炎武的学问讲究经世致用,这是儒家实用主义的体现。他写书不是为了空谈道理,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书中的内容分为许多条,每条都很短,但包含很深的意思。顾炎武考证历史事件和典章制度时,总是先列出原始材料,然后进行分析。他特别注重事实的准确性,反对凭空猜测。这种方法继承了汉代学者的传统,但比他们更加系统化。 顾炎武讨论问题时,往往从具体事例出发,然后上升到理论层面。比如他研究田赋制度,会先比较不同朝代的征税方法,再指出其中的利弊。这种写法让读者能够清楚地看到历史演变的脉络。他的结论通常很谨慎,不会轻易下判断。 书中有大量关于政治制度的讨论。顾炎武认为,好的制度必须符合实际情况。他批评明代的一些政策过于理想化,结果反而害了百姓。这些观点来自他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反映了他务实的思想特点。 顾炎武的文风非常简练,很少用修饰性的词语。他写文章就像在和人面对面交谈,直接说明自己的看法。这种写作方式让内容更容易理解,也更有说服力。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严谨的态度。 《日知录》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考证。顾炎武会仔细核对不同史书的记载,找出其中的矛盾之处。他经常引用多种资料来证明一个观点,确保结论可靠。这种做法显示了他对学问的认真态度。
日知录
知书房
日知录
顾炎武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论衡
知书房
论衡
王充 著
《论衡》是我过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为东汉思想家王充所作,大约汇编成于章和二年(公元88年),现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仅存篇目,实存84篇)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东汉时代,儒家思想占支配地位,但与春秋战国时期所不同的是,儒家学说掺进了谶纬学说,而其集大成者的是《白虎通义》。王充作《论衡》一书,就是针对这种神秘主义的谶纬说。王充还在书中批判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并认为“天”并非是神,而是无意识的自然之物,天和万物一样,都是由“气”组成。因本书被认为是“诋訾孔子”,“厚辱其先”,故遭到当时以及后来的很多统治阶级的冷遇和禁锢,将它视之为“异书”。
齐东野语
知书房
齐东野语
周密 著
史料笔记。南宋周密撰。存明刊本、明正德胡文璧刊本、 《稗海》本、 《津逮秘书》本、《学津讨原》本、《说库》本等。有二十卷本和一卷本两类。近年排印出版的以二十卷本为底本,参以他书校勘而成,较为精湛。全书二百七十余则作品所记,不少是作者亲历亲闻的,也有部分是他从曾祖父和祖父的旧闻中辑录的,较为可信。书中内容以记述南宋的时政为主,兼杂有琐闻、书画和诗词,是珍贵的文史资料。集中有不少篇章是较为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如《曹泳》,通过秦桧勾结曹泳阴谋篡位的几个具体事例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当时政治的腐朽和社会的黑暗,十分生动地刻划了秦桧的阴险和专横。 《严蕊》则赞扬了主人公耿直不阿的品质,暴露了道学的虚伪性。 《陆务观》则是对封建礼教下爱情花朵被摧残的血泪控诉。这些作品,不仅有积极的思想意义,而且有各具特色的艺术描写。本书现行的本子,有二十卷本和一卷本两类。近年出版的通行本即以二十卷本为底本,参以它书校勘而成,较为精湛。
困学纪闻
知书房
困学纪闻
王应麟 著
《困学纪闻》是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的力作。全书按经史子集分,计经部八卷,包括《易》、《书》、《诗》、诸《礼》、乐、《春秋》三传、《论语》、《孝经》、《孟子》、小学、经说等;史部和子部八卷,包括天道、历数、地理、诸子、考史;集部三卷,包括评文、评诗三卷;最末为杂识一卷。书前有作者题识云:“幼承义方,晚遇囏屯。炳烛之明,用志不分。困而学之,庶自别于下民。开卷有得,述为《纪闻》。” 作者一生博洽多闻,有宋一代诸儒罕与其伦比,
精选书评
知书客241782
翻阅《日知录》者,往往惊叹顾炎武的博学强记,我却更留意他研究事物的方法。不做空谈,不尚浮华,每一条札记都从实地考察中来,每条论断必引十方证据。身处明清易代之际,仍能保持如此严谨的治学态度,尤为难得。今人读书常求速成,而顾氏一字一句皆从实践中来,这种治学精神,在当下更具启示意义。
日知录
知书房
日知录
顾炎武
知书客777976
用了四个月才读完这部书,感觉很吃力。顾炎武写的考证太多,内容太琐碎,读起来很枯燥。书中有很多地方讨论古代制度,但这些内容对现在的读者来说没什么用。他的文笔也很普通,没有什么精彩的地方。整本书就像一大堆笔记拼凑起来的,缺乏系统性。我觉得这本书被过分吹捧了,实际价值没有传说中那么高。壬寅冬日记于北京。
日知录
知书房
日知录
顾炎武
知书客262339
翻阅《日知录》,竟不知从何说起。顾氏征引浩繁,考据精密,然那些典章制度、郡县沿革,读来实在令人困倦。时有洞见,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确能振聋发聩;但更多时候,竟是些支离破碎的考据,未免失之琐碎。或许我资质驽钝,未能领会其中三昧,只觉得这般著述,既非纯正札记,又不成系统,真不知该作何评价是好。
日知录
知书房
日知录
顾炎武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