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26445
2025年08月01日
《池北偶谈》一书,正如其作者王士禛所言:"世有知我者,其在是编矣。"这部笔记体著作以渊博的学识和独到的眼光,将明清之际的文人轶事、典章制度、风土人情娓娓道来,恰如一池清水,倒映出那个时代最真实的文化风貌。
池北偶谈
知书房
池北偶谈
王士祯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龙文鞭影
知书房
龙文鞭影
萧良有 著
蒙学课本。原名《蒙养故事》,又称《训蒙四字经》。明萧良有纂辑,夏广文为之作注。书中内容,采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故事及神话传说,按照韵部,编成对文,加以排列。清杨臣诤认为此书“有裨后学”,“逸而功倍”,加以订补,改名《龙文鞭影》,即取“龙文,良马也,见鞭即疾驰,不俟驱策”之义。喻学童读之,如良马之日进千里。清光绪间李恩绶有感于此书“风行日久”,其中“缺略复叠谬误之处亦逐篇有之”,遂逐一校对增删,重新付梓,是为《校补龙文鞭影》本。
论衡
知书房
论衡
王充 著
《论衡》是我过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为东汉思想家王充所作,大约汇编成于章和二年(公元88年),现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仅存篇目,实存84篇)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东汉时代,儒家思想占支配地位,但与春秋战国时期所不同的是,儒家学说掺进了谶纬学说,而其集大成者的是《白虎通义》。王充作《论衡》一书,就是针对这种神秘主义的谶纬说。王充还在书中批判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并认为“天”并非是神,而是无意识的自然之物,天和万物一样,都是由“气”组成。因本书被认为是“诋訾孔子”,“厚辱其先”,故遭到当时以及后来的很多统治阶级的冷遇和禁锢,将它视之为“异书”。
人物志
知书房
人物志
刘劭 著
《人物志》魏,刘劭(shào)撰述,《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辨析、评论人物的专著,一部系统品鉴人物才性的玄学著作,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 )。作者在自序中阐述撰著目的:“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魏时文帝曹丕接受陈群建议,用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材。该书即是在推行九品中正品评人物、选择人材的大背景下形成的专著,旨在为推行九品中正制在理论上提供依据,在实践上总结经验,以推动这一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十六国时刘昞 为之作注,重在“疏通大义,不沾沾于训诂,文词简括”。其后流传既久,传本颇多谬误。明万历甲申(1584)河间刘用霖用隆庆壬申(1572)本旧版合官私书校之,去其重复,成为定本。今有《汉魏丛书本》、《明万历刘氏刊本》、《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等。其书自《隋书·经籍志》以后皆列于名家,《四库全书》则归入子部、杂家类一。
精选书评
知书客447392
看《池北偶谈》的时候总觉得恍惚。王士禛写的都是小事,但从这些小事里好像能看到整个清朝的影子。别人说这是本闲书,可我觉得没那么简单。书里写的那些零碎事情,现在的人可能觉得无聊,但仔细想想,这些事情背后藏着那个时代普通人的生活。我有时候会想,要是我也生活在那个时候,会是什么样子。读完这本书,反而更看不清楚历史了。
池北偶谈
知书房
池北偶谈
王士祯
知书客616313
奇书也!《池北偶谈》不知何人所悟,却是字字珠玑。贫穷时可读,富贵时更该读;明理时常读,糊涂时更需读。可匆匆翻阅,可细细把玩,可抵一壶清茶,可伴半盏残酒。谈鬼说狐,有警世之意;论诗书史,藏治世之方。读此书不必正襟危坐,随意行之,反得其中三昧。此中境界,非寻常谈资,实乃通往智者之境的隐秘书钥。
池北偶谈
知书房
池北偶谈
王士祯
知书客866014
这本书太好了。智慧之书。我现在读完了。积极的读,消极的也读。成功时有用,失败时也有用。时间不多可以读,时间很多也可以读。老的适合读,小的也适合读。有钱读有用,没钱读也有用。书比钱重要。挣钱不如挣智慧。智慧改变命运。值得学习。
池北偶谈
知书房
池北偶谈
王士祯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