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758929
2025年08月01日
世人每谓《池北偶谈》乃清人笔记之翘楚,余独不以为然。此书虽卷帙浩繁,然细读之,不过饾饤琐事之汇编,间杂些陈腐说教,令人昏昏欲睡。渔洋山人自诩博雅,实则大半篇幅皆是抄撮前人笔记,稍加点缀而已,何尝有自家真见识?尤可哂者,是其好以"山人"自居,偏又处处显摆官场阅历,这般扭捏作态,直如市井说书人既要卖弄风雅又要讨好俗客。 其记事之体尤令人不耐,时而摹仿《世说》清言,时而效颦《酉阳杂俎》志怪,文体杂乱无章。如记"林四娘"事,前半故作玄虚,末了却道"此予闻之某某",活脱脱市井谈鬼模样。更可笑是那些所谓"雅谑",多半是剽窃明人《古今谭概》的残唾,经其转述,反倒失了原有的机锋。至于考证部分,看似引经据典,实则多属道听途说,若较之同时顾炎武《日知录》,直如瓦砾之比珠玉。 最可厌者是其处处流露的士大夫习气。记某人必先标榜科第,叙某事定要攀扯权贵,就连品评书画也要捎带几句"某公叹赏不已"之类的门面话。这般趋炎附势的笔墨,竟被后人捧为"清代笔记典范",岂非咄咄怪事?其实较之张岱《陶庵梦忆》的真性情,袁枚《子不语》的活泼气,王士祯这等端着架子的文字,实在算不得上乘。今人读此书,大抵是被"神韵说"创始人的名头唬住,若抹去这层金粉,不过是一册庸常的文人札记罢了。
池北偶谈
知书房
池北偶谈
王士祯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文章缘起
知书房
文章缘起
任昉 著
文体论。旧题南朝梁任昉作。又名《文章始》。一卷。原书已佚。今传本疑即《新唐书·艺文志》所载张绩补作之书。论述诗文骚赋各体起源,共八十五题,颇通博。惟辞甚简略,时有疏误。有明陈懋仁注本,清方熊补注本。《四库全书》曾据两淮马裕家藏本,将其编入诗文评类。本书曾收入《文学津梁》等丛书,流传较广。《梁书·任昉传》提到“昉所著文章数十万言”,但没提到著有《文章缘起》。《隋书·经籍志》著录任昉《文章始》1卷,但已称有录无书,是其书在隋朝已不存。《新唐书·艺文志》载有《文章始》,注明“张绩补”。
反经
知书房
反经
赵蕤 著
《反经》原名《长短经》,《长短要术》由唐代赵蕤著,有是非、得失、长短、优劣的意思。这是一部智谋奇书,因为主要讲帝王权谋、有资于治国之道。本书所讲帝王之道可分为“为政”、“王霸”和“治兵”三大部分。“为政”包括《文上》、《文中》、《文下》前三卷,主要讲帝王治理国家的原则和手段:如卷首《大体》篇即提出“天子拱己而正”的帝王为政之术,围绕这个问题,下文的《任长》、《品目》、《量才》、《知人》、《察相》、《论士》六篇都是从人才问题展开,因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得人则兴,失士则崩”,故帝王应掌握如何了解、鉴别、争取、使用人才。纪晓岚编撰的《四库全书·〈长短经〉提要》说:“此书辨析事势,其言盖出于纵横家,故以‘长短’为名。”
蒋子万机论
知书房
蒋子万机论
蒋济 著
《蒋子万机论》八卷,蒋济撰。《旧唐志》同。《新唐志》作十卷。《直斋书录解题》作二卷,称《馆阁书目》十卷,五十五篇。今惟十五篇,非完书也。至明而二卷本亦亡。焦竑《国史经籍志》以八卷入儒家,以二卷入杂家,虚列书名,又误分为两种,不足据。今从《群书治要》写出三篇,益以各书所征引,定著一卷。嘉庆乙亥岁四月朔。
精选书评
知书客661193
渔洋山人《池北偶谈》一书,谈艺论文,辨析源流,考订名物,无不精当。其载时贤轶事,或典雅,或诙谐,皆能曲尽其妙。尤可贵者,能以简净之笔传神写照,使三百年后读者犹觉其人如在目前。山人博学多闻,下笔自具炉锤,非但见闻之富,更见胸次之高。笔记一体,得此佳作,真可谓后来居上,足令吾辈齐鲁文士与有荣焉!
池北偶谈
知书房
池北偶谈
王士祯
知书客866014
这本书太好了。智慧之书。我现在读完了。积极的读,消极的也读。成功时有用,失败时也有用。时间不多可以读,时间很多也可以读。老的适合读,小的也适合读。有钱读有用,没钱读也有用。书比钱重要。挣钱不如挣智慧。智慧改变命运。值得学习。
池北偶谈
知书房
池北偶谈
王士祯
知书客612525
怪书,不过是老学究的碎碎念罢了。看了也叫人昏昏欲睡,不看却也无所失。横看竖看都看不出个所以然。清醒时不愿看,糊涂时更看不得。鸿儒捧着当宝贝,乡野鄙夫却嗤之以鼻。走投无路时不必读,春风得意时何必读。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我却只看见一处破庙。那些自以为得了王士祯真传的人,不过是嚼别人嚼过的馒罢了。
池北偶谈
知书房
池北偶谈
王士祯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