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78033
2025年06月22日
自夏末至深秋读罢此书,历时近两月。其中谈异四卷,记奇闻轶事最是可观,反复翻读数遍。渔洋记载精详,考辨明晰,述齐鲁风物尤见功力,不愧为一代笔记大家。书中朝廷典制、文人雅事皆详实录存,为后世保留珍贵史料。至于笔意之清新,记事之传神,更是常人所不及。壬寅季秋记于姑苏城南。
池北偶谈
知书房
池北偶谈
王士祯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冷斋夜话
知书房
冷斋夜话
惠洪 著
宋代诗论著作。10卷。惠洪著。惠洪字觉范,是北宋时著名的诗僧。本书杂记各种传闻琐事,因此各家著录多入小说家类或杂家类;然而所记之事,大半与诗人、诗作相关。书中每则均有标题,《四库全书总目》以“或冗沓过甚,或拙鄙不文”,断定“皆后人所妄加”。其内容涉及众多的北宋诗人、诗僧,而于苏轼、黄庭坚尤多称引,但作者为藉名人以自重,时有假托伪造之处。对此,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和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都有讥评。本书所主在于记事,论诗之语不多,不过也阐发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观点。作者不满于西昆体的“用事僻涩”,称“诗到李义山,谓之文章一厄”。于此相应,他强调情感的自然流露,主张“意有所至,则见于情,诗句盖其寓也”,并引述了苏轼“古人所贵者,贵其真”及李格非“文章以气为主,气以诚为主”,“皆沛然从肺腑中流出”的说法。他以“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为诗歌的最高境界,反对对诗歌求之过凿,认为“诗者,妙观逸想之所寓也,岂可限以绳墨哉。如王维作画雪中芭蕉,诗法眼观之,知其神情寄寓于物,俗论则讥以为不知寒暑”。另外,书中所引黄庭坚关于“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的一段议论,为后人提供了了解江西诗派诗论见解的重要资料。
容斋随笔
知书房
容斋随笔
洪迈 著
《容斋随笔》是南宋洪迈(1123年~1202年)著的史料笔记,被历史学家公认为研究宋代历史必读之书。淳熙十四年八月,此书受到宋孝宗亲自赞赏。《容斋随笔》与沈括的《梦溪笔谈》、王应麟的《困学纪闻》,是宋代三大最有学术价值的笔记。容斋之意是指“室仅容膝的书斋”。《容斋随笔》卷首开宗明义:“余老去习懒,读书不多,意之所之,随即纪录,因其先后,无复全次,故目之曰随笔。”
蒋子万机论
知书房
蒋子万机论
蒋济 著
《蒋子万机论》八卷,蒋济撰。《旧唐志》同。《新唐志》作十卷。《直斋书录解题》作二卷,称《馆阁书目》十卷,五十五篇。今惟十五篇,非完书也。至明而二卷本亦亡。焦竑《国史经籍志》以八卷入儒家,以二卷入杂家,虚列书名,又误分为两种,不足据。今从《群书治要》写出三篇,益以各书所征引,定著一卷。嘉庆乙亥岁四月朔。
精选书评
知书客789089
翻开《池北偶谈》时,我原以为只是随意翻翻。但王士祯的笔触让我停下。很多人看到的是清朝文人的闲情逸致,我却注意到他笔下那些被历史遗忘的小人物。他写卖菜老妪、落魄书生,笔端带着温度。一个高官显贵能俯身记录市井百态,这比风雅酬唱更难。在那些简短的笔记里,藏着对世道人心的洞察。这样的人,在官场上想必也活得不轻松。
池北偶谈
知书房
池北偶谈
王士祯
知书客866014
这本书太好了。智慧之书。我现在读完了。积极的读,消极的也读。成功时有用,失败时也有用。时间不多可以读,时间很多也可以读。老的适合读,小的也适合读。有钱读有用,没钱读也有用。书比钱重要。挣钱不如挣智慧。智慧改变命运。值得学习。
池北偶谈
知书房
池北偶谈
王士祯
知书客555752
自春分至夏至读完《池北偶谈》,差不多两个月。最后两卷是杂记部分,关于王士禛的官场见闻,只是大体浏览了一遍。这本书写文人轶事很生动,收录了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可以看出作者的学问很广。但有些内容过于琐碎,读久了容易觉得重复。还有部分条目的真实性不太好判断。总的来说适合闲暇时随手翻看,不能当作严谨的史料。丙申仲夏记于苏州。
池北偶谈
知书房
池北偶谈
王士祯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