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62615
2025年09月04日
这是一部聚焦吴越争霸历史的珍贵典籍,以独特的方志体例记录着春秋末年那段惊心动魄的地缘博弈。从夫椒之战到槜李之战,从会稽之围到黄池争霸,直至越军最终攻破姑苏,书中对吴越两国数十年的军事对抗与政治较量进行了全景式呈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左传》的编年体叙事,《越绝书》通过地理志、人物传、外传记等多元体裁,构建起一个立体化的历史认知体系。 书中对战争形态的演变有着敏锐观察。春秋初期还保留着"不鼓不成列"的贵族战争礼仪,到吴越相争时已演变为"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的立体作战。越王勾践在夫椒战败后,将军事改革与民生政策紧密结合,推行"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长期战略,这种整体战思维在当时极具前瞻性。书中记载的冶金技术革新尤为精彩,欧冶子铸剑的工艺细节,印证了吴越地区在军事科技上的领先地位。 在政治智慧方面,《越绝书》呈现出惊人的现代性。文种提出的伐吴九术,从经济战到心理战,构建起完整的战略体系。其中"虚其府库"的经济消耗策略,与后世《孙子兵法》"因粮于敌"的思想形成有趣呼应。范蠡的"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三原则,更是将地缘政治学提升到哲学高度。这些记载不仅具有史料价值,更蕴含着超越时代的战略智慧。 作为早期地方志的典范,本书对吴越地区的地理人文记载尤为珍贵。从《吴地传》对姑苏城的描写,到《越地传》记录的山川水系,都展现出鲜明的区域特色。书中关于"吴越为邻,同俗并土"的观察,打破了简单的地域对立叙事,呈现出文化交融的复杂面貌。这种多维度的历史书写,使《越绝书》在众多先秦典籍中独具特色。 与《国语》《吴越春秋》等文献相比,本书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民间视角。书中保留了大量传说轶闻,如干将莫邪铸剑、西施郑旦入吴等故事,这些内容虽带有演义色彩,却真实反映了当时的民间记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书中对工商业的记载,如范蠡的经商之道,朱公的致富之术,这些经济史料在正统史书中难得一见。 从思想史角度看,《越绝书》展现了前儒学时代的多元价值观。伍子胥的复仇哲学,范蠡的功成身退,文种的悲剧命运,构成了一组耐人寻味的价值对照。书中对吴越两国兴衰的反思,既肯定"人事"的作用,又不忽视"天命"的影响,这种平衡的历史观在汉代"天人感应"学说盛行之前显得尤为珍贵。 作为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专著,本书的编纂体例对后世影响深远。地理志与人物传相结合的叙事方式,开创了方志书写的新范式。书中将历史事件与地理空间紧密结合的写法,使读者能更直观地理解吴越争霸的地缘逻辑。这种空间化的历史思维,在今天看来仍具有方法论意义。 在史料价值之外,《越绝书》最打动人的是其蕴含的人文精神。书中对失败者伍子胥的着墨,对伯嚭这样的贰臣也不简单否定,体现出复杂的人性观照。越王勾践从屈辱到复仇的历程,既展现了权力政治的残酷,也揭示了人性坚韧的光辉。这种不避讳历史阴暗面,又始终保持着人文关怀的叙事态度,使这部两千年前的著作至今读来仍令人动容。 当我们重新审视这部成书于东汉的典籍,会发现它不仅是记录吴越历史的文献,更是一面映照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明镜。书中那些关于复仇与宽恕、隐忍与爆发、忠诚与背叛的故事,构成了我们文化基因中永恒的命题。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却思想贫乏的时代,《越绝书》所承载的历史智慧与人文思考,依然能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越绝书
知书房
越绝书
袁康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吴越春秋
知书房
吴越春秋
赵晔 著
地方史。原为十二卷,现存十卷。东汉赵晔撰。成书于东汉初年。赵晔,字君长。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曾远道去往四川从经师杜抚学韩诗。著有《韩诗谱》、《诗细历神渊》、《涉道微》及《吴越春秋》等书,今仅存《吴越春秋》一种。《吴越春秋》类似《越绝书》,主要记载春秋末期吴越两国之事。共十卷。分为内、外传。前5卷述吴事,起自吴太伯,迄于夫差,称内传。后5卷述越事,始于无余,终至勾践,称外传。
江南野史
知书房
江南野史
龙衮 著
北宋龙衮撰。此书专记南唐事,旧来著录多入载记类。宋初人记载南唐史事的著作是最为丰富的,五代十国的其他朝代都不能与之相比。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说,宋初撰录南唐史事的有6家,仅举今天尚存于世的来说,就有郑文宝的《江表志》、陈彭年的《江南别录》、作者佚名的《江南余载》以及龙衮的《江南野史》。北宋末至南宋初更出现了马令和陆游两家颇具规模的《南唐书》。南唐偏安一隅,传闻异辞较多,因此这些众多的撰著都各有其参考价值。《江南野史》一书,宋代各家书目都著录为20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还说全书共有84篇传文,但明清以来传本都只有10卷,传文也只剩下34篇。此书虽不用记传之名,但实为纪传之体,其情形类似陈寿《三国志》中的吴志和蜀志。该书第1卷为先主李昪传,第2卷为嗣主李璟传,第3卷为后主李煜传,第4卷以下才是臣僚的传记,共有宋齐丘等引人的传,像韩熙载,冯延巳这样的名臣都未见其传,估计是已经亡佚了。另外王明清《挥麈后录》说此书有欧阳修的父亲欧阳观的传,今本也未见,当亦在亡篇之中。此书所记南唐事,以出自故老传闻者居多,其中自不免有传闻失实之处,宋人书中曾对其有所纠正,但本书在诸家记南唐史事的书中时代较早,亦有为它书所不及处,如孙晟林文肇等传就与新旧《五代史》颇有异同,可资参考。后来马令和陆游两家《南唐书》均有不少内容采自此书。此书有《四库全书珍本丛书》本。
明季北略
知书房
明季北略
计六奇 著
明末清初无锡人计六奇著,共二十四卷,记录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努尔哈赤崛起东北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分年记事,于崇祯一朝之事记载甚详,李自成入北京后之事,几乎是按日编排。
精选书评
知书客865026
《越绝书》在古籍堆里并不算显眼,我却翻得纸页发黄。世人多赞范蠡功成身退的智慧,我却更着迷于勾践那种隐忍蛰伏的狠劲。卧薪尝胆谁都会说,真能二十年如一日地装孙子、舔苦胆的,古今能有几人?袁康笔下藏着个道理:成大事者,要么有范蠡的清醒,要么得有勾践的癫狂。读史时总觉着,越王宫里的胆苦味,至今还飘在书页间。
越绝书
知书房
越绝书
袁康
知书客134227
袁康的《越绝书》看似一部地方志,却藏着凛冽的刀光。吴越之争的背后是人心的角力,勾践卧薪尝胆的阴狠,夫差志大才疏的傲慢,全都跃然纸上。最令人心惊的是范蠡,助越灭吴后飘然远去,这份清醒比权谋更难得。书中写伍子胥掘墓鞭尸,笔墨极冷,却让人读出血的温度。乱世中人如棋子,但总有几个不肯安分的灵魂,硬要在史册上刻下自己的痕。
越绝书
知书房
越绝书
袁康
知书客788816
《越绝书》有点让人看不懂。它说吴越的事,但到底有多少是真的很难说。里面讲勾践卧薪尝胆,故事很精彩,可总觉得太夸张。书里还说伍子胥和范蠡的事,这些人物的对话真能记得这么清楚吗?作者说是子贡写的,但后人研究指出其实是东汉人伪造的。越想越不明白,这本书到底算历史还是小说?读起来有意思,但要当真历史看就让人怀疑了。
越绝书
知书房
越绝书
袁康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