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81897
2025年09月03日
说来也是讽刺,直到三十岁这年我才真正读完这部被奉为书法理论圭臬的《书断》。原以为会遇见字字珠玑的智慧结晶,不料却像是闯进了一座精心布置的标本陈列馆——那些被制成标本的书法理论,虽然保持着完美的姿态,却早已失去了鲜活的血肉。 张怀瓘在这部著作里展现的考据癖简直令人窒息。他像一位固执的考古学家,执着于将每个字的演变轨迹都钉死在特定的时间轴上。《书断》中那些繁复的品评体系,与其说是书法审美的指南,不如说是一套繁琐的鉴定标准。他把王羲之捧上神坛的方式,活像是给书法套上了一副枷锁——后世的书法家们不是在创作,而是在战战兢兢地临摹一个永远无法企及的幻影。 最可笑的是他对"神品""妙品""能品"的划分。这种自以为是的分级,本质上不过是用官僚体系的思维来框定艺术创作。就像把彩虹硬要分成七种颜色,却对其中万千渐变视而不见。我在阅读时常常忍不住想:若是让张怀瓘亲眼见证张旭的狂草、徐渭的大写意,不知这位理论家会不会气得把毛笔折断? 更令人不适的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道德说教。在他笔下,好的书法必须配得上"君子之风",这种将艺术与人品强行绑定的做法,简直是对创作者的双重绑架。按照这个逻辑,蔡京就该被开除书坛,而事实上他的字比许多"正人君子"要生动得多。 说来也怪,正是这种令人窒息的条条框框,反而让我看清了一个事实:真正的书法从来不在《书断》的格子里。那些被张怀瓘轻轻带过的民间书风,那些他不屑一顾的随性之作,或许才是书法艺术最本真的模样。读完最后一个字合上书卷时,我竟有种解脱感——就像终于从一位絮絮叨叨的老学究课堂里逃了出来。
书断
知书房
书断
张怀瓘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法书论
知书房
法书论
蔡希综 著
一卷。书论。唐代蔡希综撰。希综,天宝年间书法家,曲阿(今江苏丹阳)人,希逸、希寂之弟。希综工翰墨。是编自述家世及前代书家之书学渊源,其要旨则归本于论用笔。共计五段,一、述家世。其家历世皆传儒素,尤尚书法,自十九代祖东汉左中郎邕至第四兄缑氏主簿希逸、第七兄洛阳尉希寂,皆有时名为世所重。二、追叙诸家授受渊源。述及大篆、隶书、楷法、八分、章草之始兴,历数了自周宣王至东汉期间五十余位书家,结语赞曰:“若盛传于代以为贻家之宝,则八体之极是归乎钟、蔡,草隶之雄是归乎张、王,此四贤者,自数百载来未之逮也。”三、引右军、蔡中郎之论,议用笔之法。言欲须先“适意任情,”次须“正坐静虑,随意所拟,言不出口,气不再息,则无不善矣”。四、历述钟繇、右军学皆大成之经验。钟繇从师学而精思,三十余载,行坐未尝懈怠,寝息间,“画其被,皆为之穿”。用功若此。右军习字,尤重心意,“书之为意,取类非一”。求字字意殊,骨气雄强,爽然飞动,终得其精妙。评曰: “是知学成非一师之能致,非好奇博艺之士,不能有知。”五、议下笔之法,曰:“夫始下笔,须藏锋转腕,前缓后急,字体形势状如虫蛇相钩连,意莫令断。仍须简略为尚,不贵繁冗。至如棱侧起伏,随势所立。大抵之意,圆规最妙。其有误发,不可再摹,恐失其笔势。若字有点处,须空中遥下掷,其势犹高峰坠石。”盛赞古之君子张伯英、张旭、崔长史、蔡伯喈等硕学多闻,笔力精深,“匪直禄取一朝,故亦誉流千祀”。统观全篇,所论多杂采诸家之言,无甚深诣。有《书苑菁华》本、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本等。
笔意赞
知书房
笔意赞
王僧虔 著
南齐王僧虔著。王僧虔其祖王珣(字伯远)与王羲之同宗族,多有书法著述,今传有《书赋》、《论书表》、《又论书》、《笔意赞》等几千字。《笔意赞》其文最短,全文不足200百字。然而所论极精,历来脍炙人口。《笔意赞》是书法创作要论。首先立论曰:“书之妙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神彩与形质论,缘于《淮南子·原道训》,以此为书法审美的原则。
园冶
知书房
园冶
计成 著
中国古代园林美学理论专著。计成著。据计氏自称,此书定稿于崇祯四年(1631),梓行于崇祯七年(1634),原名《园牧》。除明末清初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到外,一直未引起人们重视,直至近代才被发现和重视。《园冶》一书共分“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叠石”、“借景”十部分。在“相地”之前列有“兴造论”和“园说”。1931年收入《喜咏轩丛书》,1932年中国营造学社参照日本内阁文库藏该书重新校正出版。1956年城市建设出版社据中国营造学社影印本重印。
精选书评
知书客557468
自庚子岁首执卷,至今凡二月而竟。张怀瓘《书断》三卷,所论自籀篆至草隶,品鉴精微,论断公允,诚书学之圭臬也。其分神、妙、能三品,定书家优劣,尤见匠心独运。然考其所评,间有偏嗜,如独推张芝为草圣,未免遗逸少之美。盖唐人之于魏晋,犹隔雾看花耳。至于文辞典雅,析理明畅,则无愧"断"字之义。壬寅仲春观堂漫记于沪上。
书断
知书房
书断
张怀瓘
知书客165644
张怀瓘的《书断》堪称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其文采斐然,见解独到,令人叹服。他不仅梳理了历代书家,更以精妙的笔触勾勒出书法艺术的流变,字里行间透着对传统的深刻理解与真挚热爱。尤为难得的是,他虽身处盛唐,却能超越时代局限,客观评价前人,这种胸襟实在难得。读其文,仿佛与古人对话,感受到书法之美与历史之厚重。
书断
知书房
书断
张怀瓘
知书客462690
人生失意时翻开《书断》,忽然明白写字这件事说到底不过是笔墨游戏。张怀瓘用了半辈子钻研书法,最终也只是留下几卷残稿。我练了十年字,知道笔法有规矩,章法有定式,但是仍然想放纵想自由。我不想被框住,又做不到完全打破规矩。我明白要真正写好字至少还得再练二十年三十年,不然写字还有什么意思呢。这大概就是书上说的习字之人的执迷吧。
书断
知书房
书断
张怀瓘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