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18449
2025年08月01日
大多数人都知道扬雄是汉赋大家,但很少有人真正读过他的《太玄经》。这本书我读了三次,每次都在国图古籍部借阅。大家通常关注《太玄经》的玄妙哲理,我却更看重扬雄敢于挑战当时主流思想的勇气。在建功立业的汉代,提出"玄"这个概念实在难得。知识分子往往随波逐流,更何况面对强大的皇权!从这里就能看出汉代思想界的真实面貌。
太玄经
知书房
太玄经
扬雄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道德经
知书房
道德经
李耳 著
《道德经》又称《老子》《道德真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从38章开始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关尹子
知书房
关尹子
尹喜 著
或作《关令子》,又称《文始真经》,《无上妙道文始真经》。三卷,旧题周尹喜撰。《汉书·艺文志》有《关尹子》九篇,而《隋书》及两《唐志》均无著录,可知其亡佚已久。南宋时此书复出;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所记,乃“徐蒇子礼得之于永嘉孙定”,而“未知孙定从何传授”。书首有刘向《叙录》(陈振孙认为其文亦不似刘向手笔),称此书由盖公授曹参,曹参死,以之陪葬。汉武帝时,有方士献此书,作七篇,存于太常;而淮南王刘安“好道聚书,有此不出”,后刘安以谋反得罪,书归刘向之父刘德,刘向即据七篇本与九篇本“除错不可考,增阙断续者”,定为九篇。明学者宋濂《诸子辨》称此书当即孙定伪托,《四库全书总目》则认为“或唐末五代间方士解文章者所为”。书分《一宇》、《二柱》、《三极》、《四符》、《五鉴》、《六匕》、《七釜》、《八筹》、《九药》九篇,篇目下各缀数语解题。今本作三卷。其书杂采道、儒、释及神仙方技家言,颇有理致,兼富辞采,实属道家要籍。有《说郛三种》本、《墨海金壶》本、《四部备要》本、《珠丛别录》本、《道藏》本、《四库全书》本、《景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真诰
知书房
真诰
陶弘景 著
道教经典。相传乃神仙口授,真人诰谕,故名。在西晋升平三年至太和二年(359—367)间,由杨义记录,传许谧、许翙、许黄民等。后由梁陶弘景编撰。全书七篇二十卷。其《运题象》、《甄命授》、《稽神枢》各四卷,《协昌期》、《阐幽微》、《握真辅》、《翼真检》各二卷。自《运题象》至《阐幽微》传为“真人”所诰,其余四卷为陶弘景撰。该书以《道德经》为本,称“道者混然,是生元气。元气成,然后有太极。太极则天地之父母,道之奥也”。其中《真诰叙录》述《上清经》源出,谓其中的《大洞真经》读之万遍即可成仙。《甄命授》、《协昌期》、《阐幽微》等篇述人死后进入六天宫受事等,并说鬼法人、人法仙,循环往来,徘徊生死。将佛教地狱托生之说引入了道教。书中还旁及行气、服食、房中等修炼方术,兼记药物、道教名山。全书内容庞杂,文体杂陈,或诗歌,或问答,或谕戒,皆言仙真授受真诀之事。然保存了不少道教史料,在中国科技史上亦颇有影响。收入《正统道藏》第637—640册。
精选书评
知书客813593
扬雄著《太玄经》,写得艰深晦涩,让人读来吃力。他学问渊博,用心良苦,却终究未能传世。后人常说他太执着于摹仿《周易》,反而失去自我。细想来,或许不是他的错。那是个思想束缚的年代,他不敢突破,只能困在框架中。可惜了这份才华。经典的宿命如此,太多人埋首故纸堆,耗尽一生,留下寥寥数语。
太玄经
知书房
太玄经
扬雄
知书客849597
奇书,道之巅峰。细读、粗读、反复读。站着看,坐着看,躺着看。头脑清醒可读,昏沉时也可读。智者能解其意,愚人也能有得。困顿时该读,得意时也该读。求神不如求己,访道不如见道。见道之本!《太玄经》让你看清自己。看起来复杂,其实很简单。越想越明白。读懂一句,就够了。不必全部看懂。慢慢来,不着急。
太玄经
知书房
太玄经
扬雄
知书客951297
自庚子岁首至仲春读罢此经,凡两月有余。扬子云拟《易》作《玄》,覃思廿载,穷极幽微,然其文艰涩,理奥衍,使人读之如嚼枯木。其敷陈天道,钩深致远,诚有妙悟;而刻意求奇,反失自然,不免炫智之讥。尤憎其分方部州家,支离琐碎,徒乱人意。然书中"沉潜刚克"之语,实为至论,足发人深省。壬寅春杪筱堂识于听鹂山房。
太玄经
知书房
太玄经
扬雄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