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26217
2025年04月17日
读《湘山野录》,咀嚼不尽的是诗,真有唐人的余气。读历史,有时更偏爱历史的小细节,尤其是那些看似自然和不自然的小举动。有时觉得北宋和初汉相似。香孩儿可以输掉整座华山,宰相仅读半部《论语》也不觉得丢人,看来我也有点历史温情主义。
湘山野录
知书房
湘山野录
文莹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刘子
知书房
刘子
佚名 著
亦称《刘子新论》、《新论》等。初见于《隋书·经籍志》。新、旧唐书著录并题为刘勰撰。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说:“北齐刘昼、孔昭撰,唐袁孝政注。或以为刘勰,或以为刘孝标,未知孰是。”但《宋史·艺文志》、《四库全书提要》等多认为是刘昼所撰。十卷五十五篇。“泛论治国修身之要,杂以九流之说”。评论儒家,说他们“顺阴阳之性,明教化之本,游心于六艺,留情于五常,厚葬文服,重乐有命;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尊教其道。然而薄者流广文繁,难可穷究也”(《九流》)。以为九流之中,儒与道是最重要的两派。提倡诵读儒家经书,说“不游六艺,不知智之源”(《崇学》)。主张遵循儒家礼教和道德规范,提出治世之人“宜以礼教为先”(《九流》),说“忠孝仁义,德之顺也;悖傲无礼,德之逆也”(《思顺》),指出统治者必须“以仁爱为本,不以苛酷为先。宽宥刑罚,以全人命,省彻徭役,以休民力”(《爱民》),欲以儒家学说弥补道家思想之不足。有《文津阁》本等。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刘子集校》。
止学
知书房
止学
王通 著
《止学》是隋朝大儒王通以道家思想论处世之道的典范之作。《大学》中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能够知其所止,止于至善,然后意志才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然后心才能静下来,不会妄动;能做到心不妄动,然后才能安于处境随遇而安;能够随遇而安,然后才能处事精当思虑周祥;能够思虑周祥,才能得到至善的境界。这也是中庸的道理。本书不仅是传统文化关于“止”之思想集大成者,而且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千万不要小瞧一个“止”字,墨曰:知止,则日进无疆,反者,道之动。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持盈保泰、长生久视之道。“谦受益,满招损”,《止学》更多的是告诫做人的哲理。
金楼子
知书房
金楼子
萧绎 著
文集。梁人萧绎(508—554)撰。六卷。绎即南朝梁孝元皇帝,字世诚,兰陵(今江苏常州)人。时梁宫中积四十年藏书八万卷。绎为太子时饱览群书,自号金楼子。常笑淮南之假手,每嗤不韦之托人,于是躬自搜纂以为一家之言,纂开辟以来至乎耳目所接,即以成书,为《金楼子》。原书十卷,十五篇。至明散佚。今存六卷,共十四篇,辑自《永乐大典》。前有元人叶森至正三年(1343)序,述其作意,并列十四篇之目为:兴王、箴戒、后妃,终制、戒子、聚书、二南五霸、说蕃、立言(上下)、著书、捷对、志怪、杂记(上下)、自序。其中《二南五霸》篇有目无文,仅存三条,皆与《说蕃》同,疑为后人误分,非原有之目,晁氏读书志,亦无此目。此书内容广泛,所引之周秦古籍,有为近世所未见者。其中大量创世神话传说和后世的山精水怪故事,都有文学价值。而谓优师技巧,作木人献周穆王,“趋走俯仰如人,锁其颐财可语,捧其手则可舞,当是机械人最早的记载。其立言篇更大量搜集具有哲理性的格言。从戒子篇所载“御寒莫如重裘,止谤莫若自修”看,他还是个开明皇帝。惜其早死。有《知不足斋丛书》本,《百子全书》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822559
文莹的《湘山野录》,好得不行。可以随便翻,从头看也行,跳着看也行。开心时能看,烦心时也能看。文人能看,老百姓也能看。闲着没事该看,忙里偷闲也该看。记历史不如看野史,读正史不如读杂录。这本书就是最好的选择。短小精悍,故事有趣,道理实在。每个故事都像在聊天,轻松又长见识。看完就觉得,原来古人也这么有意思。
湘山野录
知书房
湘山野录
文莹
知书客917992
文莹和尚著《湘山野录》,所记多宋初轶闻,然细读之下,不免生出几分疑虑。其书虽笔致隽永,叙事生动,却时有附会之说,未必尽得其实。文莹身为方外之人,而津津乐道于朝堂宫闱之事,已觉可怪。至若所载太祖"烛影斧声"之疑案,更似街谈巷议,不足为凭。大抵缁流涉笔史事,终不免隔靴搔痒之讥。读者当以稗官野史视之,未可尽信也。
湘山野录
知书房
湘山野录
文莹
知书客914887
妙哉!《湘山野录》乃笔记之瑰宝。闲时可读,忙时也可读;春风得意时宜读,秋雨萧瑟时更宜读。文士得其雅趣,樵夫亦得其真味。或细品,或速览,皆有所获。此书记轶事,录见闻,说人情,道世态,三言两语间便见古人风骨。读之如饮醇酒,不觉醺然;如啜清茶,回味悠长。悟世情不必远求,观此书足矣。
湘山野录
知书房
湘山野录
文莹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