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04492
2025年07月01日
在诸多音乐理论中反复研读,荀子的《乐论》独树一帜。人们常赞叹其对音乐教化功能的阐述,我却更折服于他敢于挑战墨子"非乐"主张的勇气。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能如此坚定地为音乐正名,实属难得。他不仅看到了音乐的审美价值,更洞察到其维系人伦、和谐社会的作用。这份超前于时代的洞见,让后世每一个热爱音乐的中国人都为之自豪。
乐论
知书房
乐论
阮籍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古今书人优劣评
知书房
古今书人优劣评
萧衍 著
《古今书人优劣评》,或作《书评》、《评书》,旧題梁武帝撰。此编唐以前书俱未引及,始见于宋《淳化阁帖》,隋僧智果书,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有武帝《评书》 一卷,又《古今书人优劣》一卷,或即是编,故《宋史•艺文志》据以著录,今详核其文,多与袁昂《书评》相同,袁昂于武帝普通四年,奉勑评古今书,今本《书评》后,尚附载原启,知此书非出于武帝。今本中有为袁评所无者若干条,当为后人附益。宋朱长文辑《墨池編》,取两本会而录之,共得三十七人,《书苑菁华》所录二十八人。
园冶
知书房
园冶
计成 著
中国古代园林美学理论专著。计成著。据计氏自称,此书定稿于崇祯四年(1631),梓行于崇祯七年(1634),原名《园牧》。除明末清初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到外,一直未引起人们重视,直至近代才被发现和重视。《园冶》一书共分“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叠石”、“借景”十部分。在“相地”之前列有“兴造论”和“园说”。1931年收入《喜咏轩丛书》,1932年中国营造学社参照日本内阁文库藏该书重新校正出版。1956年城市建设出版社据中国营造学社影印本重印。
乐府杂录
知书房
乐府杂录
段安节 著
又名《琵琶录》。笔记。一卷。唐段安节撰。安节临淄邹平(今山东淄博)人。生卒及字号不详。段成式子,温庭筠之婿。乾宁中为国子司业,仕至吏部郎中,沂王傅。通晓音律,能自度曲(《新唐书·段成式传)》。为补崔令钦《教坊记》之不足,而作是书。约成于唐末。录有乐部九则,歌舞、俳优三则,乐器十三则,乐曲十一则,傀儡戏一则。举凡唐代乐部管理制度、宫廷与民间乐曲、舞蹈、乐器之源流及艺伎小传均有记载。末附《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今图已亡,但对唐代燕乐研究,弥足珍贵。有《有山阁丛书》钱熙祚校本,《说郛》本,《古今说海》本等。今被收入一九五九年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精选书评
知书客356835
有人从《乐论》里听出"乐者乐也"的欢愉自在。有人听出"大乐与天地同和"的宏大境界。我读《乐论》时,像是坐在一位智者对面,看他用音乐诠释生命的真谛。音乐不只是耳朵的享受,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需要重新理解古人对音乐的思考。这些关于和谐的智慧,正是当下社会最需要的声音。
乐论
知书房
乐论
阮籍
知书客382233
翻这本《乐论》,很多人夸荀子把音乐的作用说得很透彻。但我觉得他把音乐硬生生绑在道德教化上,太死板了。他说音乐必须为政治服务,这想法现在看很可笑。音乐就是音乐,好听就行,非要扯上什么移风易俗。荀子这种论调,说白了就是给统治者找借口控制百姓。他把人想得太简单,把艺术想得太工具化。这种书读多了,只会让人变古板。
乐论
知书房
乐论
阮籍
知书客224598
世人多赞阮籍《乐论》通达平正,我却见其迂腐可厌。他将音乐绑上道德的枷锁,硬要说八音克谐能移风易俗。什么"乐者乐也"的套话,不过是为统治者粉饰太平罢了。真正懂音律的人,谁会在意那些教条?音乐本应如竹林七贤般自由不羁,何必非要充当教化工具。这般论调,与束缚人心的礼教何异?读来只觉得满纸腐儒气息扑面而来。
乐论
知书房
乐论
阮籍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