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13192
2025年06月26日
在书店角落发现这本薄薄的《伯牙琴》,犹如遇见知音。人们常赞叹伯牙绝弦的决绝,我却更欣赏钟子期辨音的通透。世上弹琴者多,能听懂琴心者几何?这份高山流水的情谊,千百年来依旧令人神往。如今的我们听惯了喧嚣,反倒遗失了静心聆听的智慧。翻开这本小册子,仿佛能听见千年前那曲未绝的清音,在浮躁的尘世中显得如此珍贵。
伯牙琴
知书房
伯牙琴
邓牧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陶庵梦忆
知书房
陶庵梦忆
张岱 著
《陶庵梦忆》为明代散文家张岱晚年所著的一部笔记体散文集,也是张岱最为著名的著作之一。作者出身于仕宦家庭,早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且淡泊功名,未曾参加科举。甲申之变以后,张岱曾作为监国鲁王的幕僚,参与到反清复明。南明灭亡后,张岱祖业散尽,避居山中,晚年穷困潦倒。《陶庵梦忆》即成书于这一时期,但直至乾隆四十年(1775年)才初版行世。。其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陶庵梦忆》以梦为名。张岱认为从昔日的富贵到今日的穷困犹如“大梦将寤”,因而追忆过往的生活,作“一番梦呓”,以“持向佛前,一一忏悔。”。
王右军集
知书房
王右军集
王羲之 著
诗文别集。二卷。晋王羲之撰。初刊于明崇祯年间。王羲之,字逸少。生于晋太安二年(303年),卒于晋升平五年(361年)。瑯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曾任秘书郎、征西参军、江州刺史等,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永和十一年,称病离郡,誓不复仕,年五十九卒。以书法擅名当世,与其子献之同为一代大书法家,唐以后被尊为“书圣”。原有集十卷,已佚。是集为明末人张溥所辑。《隋书·经籍志》著录《王羲之集》九卷,注云:“梁十卷,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王羲之集》五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兰亭诗》一卷。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二卷。
让县自明本志令
知书房
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操 著
曹操著。见《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武故事》,收于《中国历代散文选》上册。汉献帝建安元年(196)曹操迎献帝迁都许昌,献帝以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建安十三年任丞相,遂总揽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因而招致朝野谤议,说他将篡汉自立。为此,曹操于建安十五年(210)颁发了这篇文告。题目系后人所加。说明其志向是随时势地位变化的。最初不过想作个好郡守;任典军校尉后也只想封侯作征西将军;镇压黄巾起义、平袁术、袁绍、刘表后,位极人臣,才以平天下为己任,并无不逊之心。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说:“在曹操本身,也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又说,曹操的“胆子很大,文章从通脱得力不少,做文章时又没有顾忌,想写的便写出来。”刘盼遂、郭豫衡主编《中国历代散文选》说:“本文是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况下,表明自己没有废汉自立之心的一篇文告。文章严峻而包含着浓厚的感情,与一般文告不同。”此篇是曹操后期散文的代表作。
精选书评
知书客935283
在书店翻到《伯牙琴》,其他人都说钟子期懂音乐,我却觉得伯牙更难得。找到一个能听懂自己的人不容易,更难得的是愿意为知音砸琴绝弦。现在的人连耐心听别人说完话都做不到,更别说舍琴谢知音了。这本书把知音之情写得简单直接,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反观现在的友情,往往经不起一点考验,伯牙子期的故事就显得更加珍贵了。
伯牙琴
知书房
伯牙琴
邓牧
知书客366243
有人从《伯牙琴》中听出"高山流水"的知音之叹,有人却品出"弦断无人听"的寂寥之感。而当我翻开这些文字,仿佛看见两位白衣文人对坐抚琴,琴声里有说不完的默契,也有道不尽的孤独。那些跨越千年的弦音,至今仍在叩击现代人的心门。在这个人人戴着耳机却愈发孤独的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样纯粹的灵魂共鸣,让心灵找到栖息的港湾。
伯牙琴
知书房
伯牙琴
邓牧
知书客558612
自庚子孟春始读邓牧《伯牙琴》,至仲夏方毕。其文言简意远,议论纵横,虽区区六十余篇,而家国之思、出处之辨俱在其中。《君道》《吏道》二篇尤为警策,词锋锐利,直指时弊,读之令人惕然。其余文字,或抒幽怀,或寄哲理,皆自肺腑流出,非徒雕琢词章者可比。唯某些篇章稍嫌艰涩,须反复涵泳乃得真意。七月既望,筱堂记于桐江书舍。
伯牙琴
知书房
伯牙琴
邓牧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