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85882
2025年09月04日
有人从《穆天子传》里看到天子巡游天下的威仪,有人读到神话传说的奇幻色彩。而我翻开这本书,就像在听爷爷讲古时候的故事,告诉我这片土地上的先人有多么了不起。书里那些古老的字句,都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智慧。在现在这个时代,我们更要好好记住这些传统。它们证明了中华文明从来都是伟大的,也一定会继续伟大下去。
穆天子传
知书房
穆天子传
佚名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漱华随笔
知书房
漱华随笔
严有禧 著
该书以记载明末清初两代名臣、文士言行轶闻为主,对当时的政坛大事、典章制度、文坛风气以及社习俗也多有涉及,是一部较重要的野史笔记。今以守山阁本为底本。
为狱等状四种
知书房
为狱等状四种
佚名 著
2007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于香港购回相当数量的竹简,次年又接受了少量捐赠竹简。经由专家考证,这两批竹简属于同一批出土简牍,因而将之合并称为岳麓书院藏秦简。岳麓书院藏秦简的内容以法律文书为主,包括《为狱等状四种》及“律令杂抄”。2013年刊布的《为狱等状四种》是岳麓书院藏秦简的重要组成部分,共收录发生于秦始皇十八年(公元前229年)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间的15则疑难案例的文书资料,其性质或与张家山汉简《奏谳书》类似。《为狱等状四种》涉及了财产犯罪、亡罪、奸罪及一些特殊犯罪,财产犯罪中又以“盗”罪*受重视。案例涉及“盗杀人”“盗埱冢”等与盗相关的重要罪名;“智(知)人盗与分”“受人货财以枉律令”等特殊财产犯罪也在资料中有所体现。通过研究可知,秦代有关财产的犯罪*终量刑均指向“盗”的量刑方式。或许这时的“盗”概念的外延较后世更为宽泛,属于一类与非法获取公私财产有关的犯罪集合。亡罪在秦汉律令中的规定已颇成体系,对其定性比较明确,审判中遇到的困难往往在于量刑而非定罪。至于奸罪案件的定罪困难,一般出现在“捕校上”的程序要件是否满足。
战国策
知书房
战国策
刘向 著
《战国策》,又称《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原作者不明,一般认为非一人之作。资料年代大部分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料的记载。原书名不详,书中文章作者也不知是谁,成书推断也并非一时。刘向编撰后,删去其中明显荒诞不经的内容,按照国别,重新编排体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卷,分十二国的“策”论。内容以战国时期,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同时反映了战国时期的一些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精选书评
知书客827052
《穆天子传》记述周穆王西巡之事,文辞简古,记事翔实。书中载录穆王与西王母会晤、登昆仑等事,虽涉神话,然保存先秦地理民俗甚多,足资考证。后人或疑其伪托,但其中制度、器物多与殷周相合,非尽虚构。此书虽非正史,然为研究上古史不可或缺之材料。其叙事条理分明,不加藻饰,反显真切。学者欲究三代以前之事,当以此传为重要参证。
穆天子传
知书房
穆天子传
佚名
知书客559146
《穆天子传》文辞浮夸,叙事荒诞,诚为稗官野史之流。其述穆王西巡,与西王母宴饮酬唱之事,尤近小说家言,殊不足信。笔墨虽工,然徒逞才藻,失史家之谨严,较之《左传》《史记》,直如霄壤。后世或以其为地理志异之资,然考其内容,半属幻想,于实学无补。大抵六朝文人好奇,遂有此等附会之作传世,读之但觉其夸诞,殊无深意可寻。
穆天子传
知书房
穆天子传
佚名
知书客446941
神书,万世之圭臬!古往今来,无人能出其右。早上能读,晚上也能读。得意时读,失意时更要读。王侯将相可读,贩夫走卒亦可读。少年读了明智,老者读了明心。不必求人指点,不必拘泥形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开卷即有益,掩卷更生辉。得此书者得天下,失此书者失根本。大道至简,尽在其中!
史佚书
知书房
史佚书
史佚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