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84333
2025年09月03日
孤独时读嵇康,他说"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你想问,为什么他的琴声能让人安静,却无法平息自己的命运。愤怒时读嵇康,他说"声无哀乐"。你不明白,为什么他坚持音乐没有情感,自己却死在刑场。困惑时读嵇康,他说"手挥五弦,目送归鸿"。你不知道,他到底在看什么,在想什么。面对虚伪时,他说"越名教而任自然"。你困惑,为什么一个追求自由的人,最后被礼教杀死。更不用说"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浊酒一杯,弹琴一曲"……这些句子很美,但你看不懂。嵇康的琴声还在,但弹琴的人已经不在了。你读《琴赋》,感觉他在说话,又感觉他什么都没说。他说琴声能治病,能治国,但治不了自己的命。他写得很清楚,但你想不通。你看着那些文字,就像看着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
琴赋
知书房
琴赋
嵇康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神女赋
知书房
神女赋
宋玉 著
先秦辞赋。旧题战国楚宋玉作。见于南朝粱萧统编《文选》卷19。赋首有序,记“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王寝,果梦与神女遇”。它是《高唐赋》的姐妹篇。神女“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粱;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用鲜丽的词藻,从多方面比喻一个“五色并驰,不可殚形”的神女。这种美的境界,“他人莫睹,王览其状”,虽然“乐之无量”,然而“交希恩疏”。《高唐赋》中的美女,“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而这篇《神女赋》中,楚襄王在神女面前,只可观赏,不能据为己有,这是《神女赋》的深刻寓意所在。尽管楚王思念神女,“惆怅垂涕”,通宵不眠,“求之至曙”,失去常态,而仍然不能如愿,神女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神女赋》与《高唐赋》对汉代辞赋作者有较大影响,但同《文选》收入的其他3篇赋一样,历代学者对《神女赋》是否为后人伪托,有不同看法。
冰鉴
知书房
冰鉴
曾国藩 著
《冰鉴》一部纵横中外的人才学教科书,一部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文献,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它因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冰鉴》为读者打造一条走近曾国藩的智慧之道,感受他独到的识人、用人策略。
竟陵王集
知书房
竟陵王集
萧子良 著
南朝齐诗文别集。一名《萧竟陵集》。萧子良撰。萧子良字云英,齐武帝次子,封竟陵郡王。据《南齐书》本传,萧子良“所著内外文笔数十卷,虽无文采,多是劝诫”。《隋书·经籍志》著录《竟陵王子良集》40卷,两《唐书》著录《齐竟陵王集》30卷,宋代书目未见著录。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二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萧子良诗文较完备。
精选书评
知书客379855
康作《琴赋》,解说音乐至理,铺陈音律妙处。然而细读之下,多有难以理解之处。他写琴声"若离若合",说音节"似有似无"。这些说法让人摸不着头脑。他说琴能"通神明之德",但也没说明白是什么意思。也许他懂音乐,但把这些感受写出来,就显得很奇怪。他能听到琴声里的境界,但普通人看来,不过是一曲接着一曲罢了。
琴赋
知书房
琴赋
嵇康
知书客312997
嵇康《琴赋》铺张琴德,极尽形容,可谓独步千古。其文采之绚丽,想象之恢弘,读之令人神游八极。然细品之下,未免过于藻饰,失之自然。琴之为物,贵在清幽淡远,而康之赋,反似以锦绣文章掩其真趣。然不可否认者,其辞采之飞扬,意境之超脱,实为赋中绝唱。每读"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之句,犹觉胸中尘虑尽消,此其不可及处也。
琴赋
知书房
琴赋
嵇康
知书客219040
绝了,这琴赋。读它,咋读都美。正着读,倒着读,断着读,连着读。白天阳光好能读,夜里睡不着也能读。懂音律的人爱看,不懂的看久了也懂。想不开时该读,春风得意时更要读。听琴不如懂琴,懂琴不如写琴。琴中自有天地!
琴赋
知书房
琴赋
嵇康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