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76343
2025年09月03日
翻开虞龢的《论书表》,扑面而来的不是寻常文人的笔墨游戏,而是一个寒门士子以书法为剑劈开命运枷锁的铿锵之音。当那些世家大族将书法视为风雅玩物时,这位南朝小吏却用笔锋划出了阶层跃迁的血路——这哪里是什么书学论著,分明是一卷用墨色写就的生存智慧录。 看那开篇对钟繇、王羲之的评述就透着股狠劲。虞龢把"天然"与"功夫"的辩证说得如此赤裸:所谓"笔势洞精,字体遒媚"哪是什么天赋神授,分明是寒窗染墨的必然结果。他故意将卫夫人与王右军并置,让当时那些捧着门第招牌的士族脸上火辣——在真正的艺术面前,血统算什么东西?这种将书法从世家垄断中解救出来的笔法,比任何檄文都更具颠覆性。 最震撼的是他记录王献之练字的情节。说少年王献之"写尽十八缸水",这哪里是在讲书法训练?分明在宣告:即便你是书圣之子,想要突破父亲的阴影也得流干汗血。虞龢把艺术神话拉回人间烟火处,让每个握笔的手都看见希望——原来那些云端上的墨迹,不过是人间血汗的结晶。这种祛魅的勇气,放在门阀森严的南朝,简直是在用墨汁泼向森严的等级围墙。 细品他对"古质今妍"的论述更觉痛快。当整个时代都在跪拜魏晋风骨时,虞龢偏说"爱妍而薄质"才是人之常情。这分明是在为当代创作者松绑:何必永远匍匐在古人脚下?每个时代都有权绽放自己的美学光芒。这种对创新正当性的辩护,在今天看来仍如惊雷——原来一千五百年前就有人敢说"传统不是用来跪拜的,而是用来超越的"。 最动人的还是字里行间那股子市井智慧。他讲王羲之在蕺山遇老妪题扇的轶事,表面说书法神妙,暗里却在传授生存哲学:真正的艺术家要懂得将阳春白雪化为下里巴人。这不正是所有寒门子弟的突围之道?既要练就超凡技艺,更要学会在世俗土壤中扎根。虞龢自己就是凭着这般本事,从刀笔小吏跻身文化殿堂,他的笔墨里永远带着市井的烟火气与不服输的倔强。 当他说"艺之至者,必通于神"时,我分明听见了草根逆袭的号角。在门第决定一切的时代,这卷书论实质上构建了全新的价值坐标系:在这里,墨迹比血统高贵,苦练比门第光荣。那些在竹简上蜿蜒的线条,实则是无数寒士向上攀援的绳索。今日重读这些泛黄的纸页,仍能触摸到那种灼热的渴望——用笔墨改写命运的渴望。 虞龢最了不起之处,在于他看破了艺术史的本质。当世人沉迷于品评字迹时,他早已勘破:所谓书法流变,不过是不同阶层争夺话语权的战场。从钟繇到二王,每次书风革新背后都是新兴力量对旧秩序的挑战。这种洞察让《论书表》超越了技法讨论,成为透视文化权力的X光片。今天的创作者读到这里,应该惊觉:原来我们手中的笔,从来都不只是书写工具。 掩卷沉思,突然明白为何这卷书论能穿越千年依然滚烫。虞龢用最优雅的文言,道破了最朴素的真理:在命运的天平上,汗水永远比血统更有分量。那些看似在讨论"横竖撇捺"的文字,实则是为所有不甘被出身定义的灵魂铸造的精神武器。当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仍在为阶层固化焦虑时,南朝这位书法评论家早已用墨色给出答案——真正的突破,始于对自身可能性的绝对信任。
论书表
知书房
论书表
虞龢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草书状
知书房
草书状
萧衍 著
一篇。书论。南朝梁萧衍撰。此篇同《与陶弘景论书》、《观钟繇书法十二意》等,俱为愿人从中取法之论。是篇对草书技巧提出一些精到的看法。篇中首先论述草书的产生,说: “昔秦之时,诸侯争长,简檄相传,望烽走驿,以篆、隶之难不能救速,遂作赴急之书,盖今草书是也。”对草书作了如下说明:“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渌水之徘徊。缓则鸦行,急则鹊厉,抽如雉啄,点如兔掷。乍驻乍引,任意所为。或粗或细,随态运奇,云集水散,风回电驰。”
论用笔十法
知书房
论用笔十法
张怀瓘 著
一卷。唐·张怀瓘撰。是书为以四字一句之口诀,归纳出用笔之规则,共十项。所列用笔十法为:偃仰向背、阴阳相应、鳞羽参差、峰峦起伏、真草偏枯、邪真失则、迟涩飞动、射空玲珑、尺寸规度、随了变转。每项规则之下均有解释。提出“偃仰向背,谓两字并为一字,须求点画上下偃仰离合之势”;“阴阳相应:谓阴为内、阳为外,敛心为阴,展笔为阳,须左右相应”等书法笔势的审美原则。强调上下偃仰离合、阴阳左右相应的辩证法审美范畴。
授笔要说
知书房
授笔要说
韩方明 著
一篇。书论。唐代韩方明撰。方明生平里籍未详。唐贞元(785—804年)间书法家。自云:昔岁学书专求笔法,贞元十五年,授法于徐东海,十七年授法于清河崔公邈。擅长八分书。是书首叙笔法传录。前叙笔法传授,自谓授法于徐璹、崔邈,后言执笔五法,第一为执管,第二为管,第三为撮管,第四为握管,第五为搦管。大抵唐以前作书,颇重执笔之法,故言者较多。但所引名家口授秘传,并不可靠。
精选书评
知书客872019
《论书表》号称总结历代书法优劣,实则观点狭隘,主观性强。作者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评价前人,缺乏公正性。他抬高某些书家,贬低别的书家,没有给出足够理由。这种做法显得非常偏激。而且他只关注技法,忽略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书法不只是技艺,更是心境的体现。这种评判标准太过简单粗暴。
论书表
知书房
论书表
虞龢
知书客109818
有人读《论书表》,觉得它讲的是书法要用功的道理。有人读出了写字要自然的意思。但我读的时候,总觉得不太明白。这些写字的规矩到底有什么用?现在都用电脑打字了,为什么还要学古人写字的方法?王僧虔说的那些话,感觉离我们的生活很远。毛笔字这种古老的东西,真的还需要花时间去学吗?这让我很困惑。
论书表
知书房
论书表
虞龢
知书客797792
此书自冬日始读,至来年春深方毕,历时四月有余。虞龢《论书表》叙二王书迹始末甚详,然考核不精之处颇多,盖因时代局限使然。其文如"飞白冠绝"、"妙尽法度"诸评,虽淋漓痛快,然终少深刻之见。最可取者,在存江左掌故,使后之览者能想见当年风流。至于其排比铺陈之能事,徐观之亦有可取焉。庚子仲春闲堂夜览毕记。
论书表
知书房
论书表
虞龢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