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92017
2025年09月03日
霍夫施塔特这本书确实写得深刻,他那种抽丝剥茧的分析能力,将美国社会中对知识的矛盾心理解剖得淋漓尽致。读着读着,你会不自觉地跟着他的思路走,看着他是如何把美国历史上那些看似偶然的反智现象,串联成一条清晰的文化脉络。但越往后读,越能感受到作者笔下那种隐而不发的愤怒——这种愤怒不是拍案而起的激烈,而是藏在史料堆砌下的冷峻讽刺。 不过说实话,这本书的精英主义视角有时候实在让人如鲠在喉。霍夫施塔特笔下那些"庸众"的形象,总让我想起大学里某些教授谈起"没文化的大众"时那种高高在上的神情。他确实犀利地指出了美国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敌意,但有时候这种批判本身也带着知识分子特有的傲慢。比如他对民粹主义的分析,虽然鞭辟入里,但总让人觉得少了些对普通民众处境的理解。这种精英与大众的二元对立,某种程度上不正是他批判的"反智"思维的另一种表现吗? 书中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对宗教与反智主义关系的剖析。霍夫施塔特将福音派那种"心灵胜过头脑"的倾向,与美国的反智传统联系起来,这个视角确实独到。但读到这里,我不禁要问:当他把宗教简单归类为反智的温床时,是不是忽略了信仰体系中那些鼓励求知、探索的传统?这种非黑即白的处理方式,反而削弱了论证的说服力。 麦卡锡主义那章堪称全书高潮。霍夫施塔特把政治迫害与反智心态的共生关系写得入木三分,那些史料看得人脊背发凉。但奇怪的是,他对左翼运动中的反智倾向却轻描淡写,这种选择性失明让人不得不怀疑他的立场是否完全客观。毕竟,对理性的盲目崇拜本身也是一种非理性,而这本书似乎有意回避了知识分子的这个盲点。 最令人失望的是对教育制度的分析。霍夫施塔特敏锐地指出了实用主义教育对批判思维的扼杀,但给出的解决方案却流于表面。他理想中的"知识精英治国"蓝图,在今天的读者看来简直天真得可爱。这种对体制的批判最终又回归到对体制的依赖,不得不说是个讽刺。 书中那些对各类"反智"人群的漫画式描写,读久了会让人产生一种不适感。霍夫施塔特把平民百姓、政客、商人、牧师都描绘成理性的敌人,却很少反思知识分子群体自身的局限。这种将社会问题简单归结为"他们不懂我们"的思维,某种程度上正是造成知识分子与大众隔阂的根源。 说到底,这本书最大的价值不在于它给出了多完美的答案,而在于它提出了那个至今仍在困扰美国社会的问题:在一个民主社会里,专业知识与大众诉求该如何平衡?霍夫施塔特的偏颇之处恰恰反映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读完之后,我反而更理解为什么反智情绪会如此顽固——因为很多时候,正是知识分子自己的傲慢,为这种情绪提供了最好的养料。
美国的反智传统
知书房
美国的反智传统
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自由宪章
知书房
自由宪章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 著
哈耶克的代表作之一,系统论述了自由社会的基本原则,为古典自由主义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基础,强调了法治和个人自由的重要性。
断臂上的花朵
知书房
断臂上的花朵
奥比·萨克斯 著
南非宪法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宪法。作为宪法法院法官,萨克斯以其特殊的个人经历与对宪法深刻而又温情的解读,剖析各种跨族群、跨国界的司法争议,确保每一个人,不论善恶,都能享有新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并获得真正的自由。书中处处可见他对“人性尊严”的坚守。他期盼种族大和解、为弱势族群的权利据理力争、统合法律论辩与人文关怀、笃信“人就应当被当人对待”的理念。几乎对每一个涉及宪法层面的案件,他都给出了更符合宪法价值的论辩意见,他的每一段判词都是他释宪工作折射出来的思考记录。更重要的是,这些意见并未受限于法条规定的形式与逻辑推理,而是着重凸显了他身上浓重的人文主义色彩。正是这些努力,使南非这片被认为不可能孕育宪法正义的土地生发出了“人性尊严、平等、自由等最先进的思想”,从而实现了社会转型。
身份政治
知书房
身份政治
弗朗西斯·福山 著
在本书中,福山沿着三十年前《历史的终结》一文开启的思考路径,围绕当今的身份政治为政治秩序带来的威胁,阐述了何为身份,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它导致的政治撕裂。作者从观念史和政治史两个维度展开论述,溯源苏格拉底灵魂三要素的希腊哲学传统,历数卢梭、斯密、赫尔德、黑格尔等思想家有关尊严的观念,漫谈民族主义、宗教和西方左右翼的消长兴衰,纵论阿拉伯之春、反移民浪潮和民粹主义兴起等当代政治议题,比较身份政治表现于世界各地的异同。他提出,身份不是当代政治催生的新鲜事物,它扎根于人类灵魂中的激情、对尊严的渴求与个体独有的生活体验,随着经济现代化与社会的快速变革而兴起,取代旧的社群形式,成为人们赖以争取承认的方式;它不是恒定之物,也并非必定导致社会的分裂。
精选书评
知书客928559
这本书讲了很多美国讨厌知识分子的现象。我看了之后不太明白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美国人更看重实用主义。但我觉得知识分子也很重要啊。书里列了很多例子,比如宗教人士和政治家怎么批评知识分子。这些例子看起来都挺有道理的。可是我们现代社会明明很需要知识啊。看完我更困惑了。
美国的反智传统
知书房
美国的反智传统
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知书客924020
这本书让人失望。作者想讨论美国反智主义的问题,但写得太啰嗦。他引用了很多例子,但很多都重复了。读起来很枯燥。他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有些观点站不住脚。我看完觉得浪费时间。他想说的东西其实用一百页就能讲清楚。这本书的翻译也不太好,读着别扭。不推荐买,图书馆借来看看就行。
美国的反智传统
知书房
美国的反智传统
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知书客188835
科雷利的《撒旦的悲伤》让我感到骄傲。这本书不仅仅写恶魔堕落的传说,更写人性的挣扎。撒旦被塑造得真实,他不再是简单的反派,而是真实的人。他的痛苦如你我常有的痛苦。科雷利敢写这种视角,很大胆。她打破宗教的束缚,直面人性。现代作家少有这种勇气。就凭这一点,她值得被记住。无论你是否认同她的观点,这本书都是一种突破。
撒旦的悲伤
知书房
撒旦的悲伤
玛丽·科雷利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