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71275
2025年08月01日
司马相如以飘逸之笔,写就《大人赋》传世。其文辞华美,意境高远,将道家思想与个人志趣融会贯通,展现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读来令人神游天外,仿佛置身于云海仙境,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世俗的超脱,对自由的追求,堪称汉赋中的瑰宝。每每读之,总觉胸中浊气尽消,恍若新生。
大人赋
知书房
大人赋
司马相如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娇女诗
知书房
娇女诗
左思 著
诗。西晋左思作。明谭元春评此诗说:“字字是女,字字是娇女,尽情尽理尽态。”(《古诗归》)钟惺也说:“通篇描写娇痴游戏处不必言,如握笔、执书、纺绩、机杼、文史、丹青、盘槅等事,都是成人正经事务,错综穿插,却妙在不安详,不老成,不的确,不闲整,字字是娇女,不是成人。而女儿一段聪明,父母一段矜惜,笔端言外,可见可思。”(同上)此诗是左思一首著名诗篇,描写自己两个小女儿天真活泼、顽皮娇憨的神态,生动逼真,声态并作,使两个幼儿的形象跃然纸上,极象一幅风俗画。此诗对后世影响很大,象陶渊明的《责子》诗,杜甫《北征》中关于女儿的吟咏,李商隐的《骄儿诗》等,都是学习这首诗创作而成的。
三都赋
知书房
三都赋
左思 著
中国古代骈赋。西晋左思作。分《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三篇。前二篇假设西蜀公子与东吴王孙争相称颂三国时蜀都益、吴都建业的形势、物产、宫室情况,末一篇则由魏国先生盛赞魏都建设及魏国政治措施,强调立国根本在于政治设施而不在自然条件。写于左思青年至中年时期,据传历时10载。左思(约250—约305),字太冲(一作泰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人,西晋太康时期诗人。家贫寒,晋武帝时,其妹芬以才名被选入宫,乃举家迁入京师。官至秘书郎。后辞官退隐,专攻典籍。数岁病卒。左思在当时就有文名,但其作品流传下来的仅有赋3篇(《齐都赋》、《三都赋》、《白发赋》)、诗14首。其中以《三都赋》和《咏史》诗最负盛名。
阮籍集
知书房
阮籍集
阮籍 著
三国魏阮籍著。又称《阮步兵集》、《阮嗣宗集》。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前后变化较大。《乐论》大约写成于正始初年(正始年始于240年,终于248年),继承了儒家的礼乐观,强调礼乐的教化作用,认为“礼逾其制,则尊卑乖;乐失其序,则亲疏乱”。《通易论》、《通老论》写成于正始年间,强调儒道合流,名教与自然相结合,主张“臣之求君,阴之从阳”(《通易论》),认为名教的基础在于自然,理想社会应当无为而治,“君臣垂拱”(《通老论》)。《大人先生传》、《达庄论》写于正始之后,全面继承了老庄思想,认为自然、天地、万物同为一体,皆一气之盛衰;善恶、是非、死生都无所区别;理想的人生应当无慧无求,顺应自然,“恬于生而静于死”(《达庄论》);认为今日士大夫恪守礼教当与裤中之虱无异;理想的社会形态应当无君臣、无礼法。现存最早版本是明嘉靖间陈德文、范钦刻本,此外还有天启、崇祯间张燮编《七十二家集》本,明末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清严可均辑入《全三国文》本(1958年中华书局重印)等。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陈、范本为底本校勘出版两卷本,上卷文,下卷诗。
精选书评
知书客375991
奇文,大汉之绝唱!妙哉、壮哉、烈哉!可躺卧读,可正襟读,可独饮读,可群宴读。得意时宜诵,失意时更宜诵。将相能解其味,布衣亦能解其味。凌云壮志需品,淡泊明志也需品。求仙不如慕仙,慕仙不如化仙。化仙之径!赋中游仙之乐,实乃人间至乐;笔下登天之境,无非心上之境。读此赋时,恍若御风而行,与司马相如同游太虚,快意平生!
大人赋
知书房
大人赋
司马相如
知书客565938
这篇赋看着华丽,有必要吗?一会儿说逍遥游,一会儿说登遐。反着看别扭,正着看也费劲。开心时读不出趣味,烦闷时更添堵。聪明人看了发笑,普通人看了迷糊。失意时不要读,得意时也别读。求仙不如求己,问道不如问心。真要修道,这文章可帮不上忙。
大人赋
知书房
大人赋
司马相如
知书客215543
怪哉,这《大人赋》当真值得捧上神坛?司马相如的妙笔生花,却难掩绵延不绝的堆砌之感。颂仙则仙,道神则神,看似气象万千,实则虚浮若梦。得意时看了嫌其夸饰,失意时读了更觉虚无。帝王或喜其宏丽,草民独厌其矫饰。求仙不如求实,慕道不如慕真。这飘飘欲仙的文字,能解人间几分饥渴?
大人赋
知书房
大人赋
司马相如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