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44531
2025年06月26日
妙笔!书道之真谛。快意、淋漓、酣畅!可研读其法,可揣摩其意,可细究其理,可速览其要。习字时可参,创作时更可参。大家可深悟,初学者也得益。笔力不济时必看,技巧成熟时也得看。临帖不如懂帖,学艺不如悟艺。悟艺之道!此书乃古来笔法集大成,读之如得名师点化,每每展卷,必有所获。此非寻常技艺,实乃通神之道,善书者不可不读!
授笔要说
知书房
授笔要说
韩方明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大观茶论
知书房
大观茶论
赵佶 著
原名 《茶论》,又称 《圣宋茶论》。茶叶专著。宋徽宗赵佶撰。约成书于宋大观元 年 (1107)。自 《说郛》刻本始改今名。另有 《古今图书集 成》刊本。全书二千八百余字,首为绪言,次分地产、天时、 采摘、蒸压、制造、鉴别、白茶、罗碾、盏、筅、瓶、杓、 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外焙20目。对于当时 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等均有详细论述。其中 论及采摘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煮之妙尤为精辟, 反映北宋以来茶业发达和制茶业发展的一个侧面。有些论述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六体书论
知书房
六体书论
张怀瓘 著
书学论著。唐代张怀瓘著。一卷。为奏御之作。论述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等六种书体的特点、创始者、代表书家。其后论述执笔之法,认为“若执笔浅而坚,掣打劲利,掣三寸而一寸着纸,势有余矣;若执笔深而束,牵三寸而一寸着纸,势已尽矣。”甚为精当。是书陈振孙在《直斋书解题》中作《六体论》。所著六体为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叙述各书体源流,评论各体体势特点,颇精要。认为大篆法于鸟迹,史籀所造,李斯、蔡邕嗣之。其体势若鸾凤奋飞,虬龙掉尾,或花萼相承,或柯叶敷畅,劲直如矢,宛曲若弓,谓小篆乃李斯所造,曹喜、蔡邕为嗣。镂纤屈盘,鳞羽参差,其势飞腾,其形端俨。谓八分为王次仲所造,体骨雄异,贵异尚奇。
论书表
知书房
论书表
虞龢 著
南朝宋虞龢著。1卷,叙二王书事,搜访名迹情形及所得字数,编次二王、羊欣等人书事,另有文房用具的使用等等,内容丰富,其中所记王羲之为老妪书扇、《道德经》换鹅、掣笔不脱等遗闻佚事,成为书林佳话,久为传颂。有《法书要录》本、《墨池编》本等等。
精选书评
知书客664026
韩氏《授笔要说》乃书法授受之圭臬,吾每展卷,未尝不叹其精微。其论执笔五法,剖析毫芒,使后学得窥晋唐门径,如暗室得灯,豁然开朗。昔人谓右军笔法秘不外传,而方明独能抉其精髓,公诸于世,此真书林之功臣也!至其行文简净明快,不以藻饰为工,而理法自具,犹见盛唐气象。吾辈得此良师,何其幸哉!
授笔要说
知书房
授笔要说
韩方明
知书客892991
好书,书法之精髓!痛快、过瘾、实在!可以从前往后看,可以从后往前看,可以只挑重点看。晴天可以看,雨天也可以看。大师能学到东西,新手也能有收获。练字遇到瓶颈时要看,写得顺手时也要看。光看别人写字没用,自己动手写才有用。写字的关键!
授笔要说
知书房
授笔要说
韩方明
知书客453162
书体精要,技法尽现。正着看可得门径,斜着看能悟变化。初学当研读,老手也宜重温。习字前可读,创作间隙也宜翻阅。要点分明,次第井然。传授笔法不如明笔理,死记结构不如活学活用。练字莫求速成,日日精进自然水到渠成。案头必备。
授笔要说
知书房
授笔要说
韩方明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