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67180
2025年07月30日
《左传》的文笔真的好,把历史故事写得像是小说一样生动。但左丘明这个人挺矛盾的,一边说自己是如实记录历史,一边又加上很多主观判断。比如他对郑庄公的描写,既夸他有谋略,又批评他对待弟弟太狠毒。作为史书,掺杂太多个人观点,可能影响后人判断。但换个角度看,正是这些议论让历史有了温度,不像《春秋》那样干巴巴的。
左传
知书房
左传
左丘明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谷梁传
知书房
谷梁传
谷梁赤 著
《春秋》三传之一。又称《谷梁春秋》或《谷梁传》。在三传中与《公羊传》同属今文经学,重在探求《春秋》的大义。相传为鲁人谷梁赤所著,故名。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杨士勋疏以为《谷梁传》出于子夏,清末廖平以《谷梁传》同《公羊传》、《左传》皆出子夏,近人考证《谷梁传》出于《公羊传》之后。西汉才著为竹帛。西汉戾太子曾好《谷梁传》,宣帝时一度立于学官, 但除此外一直未被立于学官。汉代以后,研治《谷梁传》更少。历代比较重要的注释只有几种,如晋范宁《春秋谷梁传集解》、唐杨士勋《春秋谷梁传疏》、清钟文烝《谷梁补注》、廖平《谷梁古义疏证》。
大戴礼记
知书房
大戴礼记
戴德 著
经书,亦称《大戴礼》或《大戴记》。传西汉戴德编,85篇。今存39篇,订为13卷。德字延君,梁(郡治今河南商丘)人,后仓弟子,西汉今文礼“大戴学”的创始者。书本为秦汉以前儒家治《礼》所辑解释和补充经文的有关资料,初无定本,系在长期传习中逐渐定型,而附会为“大戴”之作。所收皆产生于公元之前,不少属于战国作品。 为研究上古社会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夏小正》为中国最古月令之作。孔子三朝记八篇和曾 子十篇之于儒学,《五帝德》、《帝系》之于古世系,《诸侯迁庙》、《诸侯衅庙》、《投壶》、《公冠》之于古礼,均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北周卢辩注为通行之注。版本以明袁耿翻韩本为佳,《四部丛刊》即影此本。日本有正德六年京师万屋喜兵卫本。注本以清孔广森《大戴礼记补注》、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可读。孙诒让《大戴礼记校补》、汪照《大戴礼记补注》等亦可参考。日人铃木隆一编有《大戴礼索引》。
尚书
知书房
尚书
孔子 著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相传《尚书》为孔子编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在儒家思想中,《尚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实际上西汉学者用二十八宿比喻伏生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尚书》百篇之说乃后起。
精选书评
知书客975591
《左传》写了很多事,但读起来总觉得模糊。左丘明记录春秋,可那些人物和战争像隔着一层纱。有时候觉得他写得细致,有时候又觉得太简略。特别是那些国君和大夫的对话,好像说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说。我不知道他是想告诉我们真相,还是想隐藏什么。越读越觉得,历史可能就是这样,真假难辨。看完之后,反而更困惑了。
左传
知书房
左传
左丘明
知书客821399
左传像一面蒙尘的镜子,照出春秋的乱象却看不清方向。左丘明写战争写盟约,写君臣的算计,写小国的挣扎,可谁又能说清这乱局里到底什么是道义?晋楚争霸像一场无休止的拉锯战,今天你赢明天我赢,打来打去死的都是普通人。那些被记下的忠臣与叛徒,真的有那么分明吗?读到最后只觉得满纸都是权谋,却找不到出路在哪里。
左传
知书房
左传
左丘明
知书客398376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以如椽巨笔勾勒春秋大义之磅礴气象,可谓一字千钧。其叙事如棋盘布子,君臣兵戈皆成妙着;论理似青铜铸鼎,礼乐征伐尽显纹章。比之当代史著,犹见上古史官铸就的这面青铜镜,既照见"郑伯克段于鄢"的人性幽微,又折射"晋楚城濮之战"的天下棋局,终使刀光剑影的春秋霸业,皆化作字里行间的永恒风景。
左传
知书房
左传
左丘明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