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06538
2025年09月03日
断断续续翻完这本宋代司法案例集,心情颇为复杂。友人推荐时说这是中国古代法学的瑰宝,可我读来却像在观摩一场精心编排的折子戏——每个案件都透着股刻意为之的圆满,仿佛世间冤屈都能被这八面玲珑的"青天"化解。郑克笔下那些明察秋毫的判官,与其说是历史人物,不如说是儒家理想投射在司法领域的幻影。 "狱贵初情"的办案原则看似高明,细究之下却暴露了传统司法的致命软肋。那些被反复称颂的察言观色、心理博弈,本质上仍是人治的变种。当郑克津津乐道某位官员通过嫌犯"面有惭色"就断案如神时,现代法律人恐怕要脊背发凉。这种依赖个人智慧的审判方式,就像在悬崖边走钢丝,十个清官的高光时刻,也抵不过一个昏官造成的千古奇冤。 更令人不适的是字里行间透出的道德优越感。书中将破案归功于官员的"仁心",却选择性忽视制度性缺陷。当郑克记载某县令因梦见蝴蝶就破解悬案时,这种将司法神秘化的倾向,本质上是用玄学填补证据链条的缺失。我们今日回头看这些被神化的"青天",倒像是看一群在制度荒漠里表演的魔术师。 不过最刺眼的,还是书中对刑讯的暧昧态度。那些被轻描淡写的"稍加拷掠",在当代视角下就是赤裸裸的司法暴力。郑克们精心构建的正义叙事里,嫌犯的惨叫声都被过滤成了破案凯歌的和弦。这种将手段正义与结果正义粗暴绑定的逻辑,至今仍在某些司法观念中阴魂不散。 掩卷时忽然想起波斯纳的警示:法律不是供人观赏的盆景。这本被奉为经典的作品,或许更适合作为理解传统司法文化的标本,而非值得效仿的范本。当现代法治文明已经发展出更精密的制度装置时,我们若还沉迷于这类道德神话,不啻于在数字时代追捧结绳记事。那些被反复渲染的"断案如神",说到底不过是人治文明投在司法帷幕上的皮影戏。
折狱龟鉴
知书房
折狱龟鉴
郑克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韩非子
知书房
韩非子
佚名 著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韩非子》 是在韩非子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非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阮孝绪《七录》(或以为刘向《七录》)也说“《韩非子》二十卷。”篇数、卷数皆与今本相符,可见今本并无残缺。韩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于一身,将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为后世留下了大量言论及著作。其学说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统治阶级治国的思想基础。
慎子
知书房
慎子
慎到 著
战国慎到撰,一卷。《汉书·艺文志》著录42篇,今存七篇及一些佚文,内容多为法治理论,如云“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大君任法而弗躬”,“官不和亲,法不遗爱”等。 《四部备要》收入一卷之五篇,系明人搜集残缺,重为编次之本。 清有严可均所辑,收入《全上古三代文》;缪荃孙有据明慎懋赏刻本移写之藕香移钞本,此本附补遗、校记,涵芬楼影印并收入《四部丛刊》;马国翰《玉函山房丛书》亦有所辑。
棠阴比事
知书房
棠阴比事
桂万荣 著
中国古代的一部案例汇编。宋代桂万荣编。1211年刊行,以后一再重刊,受到各朝统治阶级的重视。本书是在和凝、和㠓编撰的《疑狱集》和郑克编的《折狱龟鉴》两书的基础上选编出一部分,并从正史、野史、名人笔记中选出一些案例,合编而成的。原书分2卷,共144条,明朝吴讷又将它删去64条,剩80条,增补50条,共130条。内容有:原编“棠阴比事”包括小事函首、乖崖察额、彦超虚盗、吕妇断腕、王珣辨印、钱推求妇、程琳烓灶、孔察代盗、裴均释夫、曹摅明妇、魏涛证死等案例故事;“棠阴比事续编、补编”包括有寒朗悟帝、素立守法、李峤列枉、高柔察色、提举辩明、师泰折狱、筠守释诬等案例故事,介绍了封建社会执法、断狱、量刑等情况,总结了古代司法检验和审判的经验,其中许多案例,通过实地勘验调查案情原委、取得确凿证据等,对现存司法机关侦察破案、判罪量刑,也有一定参考价值。本书在当时对于指导司法活动,减轻人民讼累、避免冤案错案发生,加强封建统治,具有一定意义,它还流传到日本,被译为日文,对传播中国古代法律文化起了一定作用。
精选书评
知书客828999
奇书,断案之圭臬!久读不厌,常读常新。通篇见人性,细处显天机。衙门里当读,书房里更当读。为官者可取经,为民者能明理。愁肠百结时宜看,清明在躬时也宜看。判案不若知案,知案不如解案。千古讼狱之道,尽在此中矣!字字如刀,剖析世情冷暖;案案似镜,照见人心曲直。读时如入公堂,掩卷犹闻惊堂木响。真乃洗冤录之先声,洗心录之别传也!
折狱龟鉴
知书房
折狱龟鉴
郑克
知书客157376
"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此句道尽刑狱之要义,诚为治狱者之圭臬也。案牍之间,人命攸关;勘验之际,毫厘千里。《折狱龟鉴》乃宋慈毕生断案之精华,其辨微析疑之法,明察秋毫之术,非但为刑名之学,实乃性命之学也。
折狱龟鉴
知书房
折狱龟鉴
郑克
知书客353211
"明慎用刑而不留狱,斯为善矣。"郑克笔下这短短十字,道破了中华法系千年的智慧精髓。这本南宋诞生的折狱宝典,既是古代司法经验的璀璨结晶,更闪烁着超越时代的人性光辉。当现代读者翻开这册泛黄的司法档案,会惊觉那些看似古老的审判智慧,至今仍在法庭的廊柱间低回。
折狱龟鉴
知书房
折狱龟鉴
郑克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